纪元1701
0014章胜利和意外
钏路之战,在北海军历史上占据很重要的地位,张顺昌和何无惧以及主要参战军官都有正式报告,至于其他官兵的口头回忆录之类,更是数不胜数。其实在战略战术、战斗规模、战役效果诸等方面,此战与以后的多次战斗相比,并无明显特色。让这些军人感受最深刻的,是史无前例的炮击效果。
残破的土人营地出现八个深达数尺的弹坑,分布在两百多米长的营地西部,两个执法中尉分别拿着数码相机和数码摄像机拍摄战后残局。执法中尉都来自庄不鸣建立的工读学校,其中一部分专门训练记录战斗战役经过,在这次战斗中,从战前准备和会议策划,就全程跟随,录音录像,作为整个战争的真实记录,将来作为评功论赏的依据。执法中尉直属庄不鸣的行营总部,不参与决策,不参与战斗,只纯粹的旁观,为行营提供客观的记录,变相的监军。从炮击效果看,每次炮弹触地爆炸,都席卷近三十多四十米的营地。爆心二十米内的地窝子,茅草顶棚被热浪全部掀飞,散落在雪地里冒着青烟,离爆心近处的地窝子,里面的人几乎全部被震死,身上的皮衣、草裙被一扫而空,嘴角耳鼻鲜血流淌,赤条条的趴在掀掉顶盖的土坑。当时在地表的人,活下来的寥寥无几,大多成为紫黑色的肉块,七零八落的散在弹坑周围。营地靠东部的地窝子相对完整,活下来的人更多一些,张顺昌俘获的土人,基本就是从东部逃出来的。
炮击的效果极度震惊了北海军属下的土人雇佣军,进入营地后的歇斯底里,与其说是兴奋,不如看做是极度恐惧,彻底打消了他们背叛北海的小肚鸡肠。根据土人俘虏交代,这个营地原有大约三百多人,在炮击和随后的短暂战斗中,死掉了一多半,剩下的精神恍惚,还算正常的只有小猫小狗两三只。其实战斗刚结束时,死掉的土人没有那么多,不过炮击造成大量人员受伤,随后的几个小时,伤者陆续断气,大批死亡。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远征军自己也没有足够的有效治疗手段,这种需要外科手术才能抢救的伤口,就是庄不鸣也没有办法。
在猎枪的监视下,俘虏和雇佣军拆毁了残余的营地,掩埋了尸体和重伤者。发出首战胜利的电报,随后几天,远征军向西推进,派出土人俘虏劝降,由俘虏现身说法,很快收降了目标战区的十几个营地。在一处投降的营地,远征军俘虏了第一批和人。这是几个武装商人,在这里建立了一个交易屋,用和人的商品交换土人的渔猎土产,兼收赋税。经过审讯,远征军初步知道了目前和人在这里的活动情况。和人的主要基地,在南面的渡岛半岛最南端的福山城,控制着几乎全部渡岛半岛。和人总数大约数千,难以用武力控制其他地区,不过土人不会种植生产粮食,因此和人便在一些地方建立交易屋,用商品交易胁迫控制当地的土人部落,收取赋税和特产。秋收之乱的起因,就是交易屋的和人,探听到了北海有丰富的粮食种植,怂恿一些东部部落出头抢劫。看到这些部落惨败落难,又在这些部落之间煽风点火,结果造成东部部落间大火拼,残部纷纷向大山西面逃走。这些和人犯了众怒,被遗弃在这里,被关押到北海军到来为止。
根据预案,远征军兵分两路,重火力群继续向东,张顺昌率领第一旗队,监督俘虏和雇佣军,立刻开始伐木挖土,建立越冬营地。重火力群配属了第一旗队的一个小队和大部分斥候,带领劝降使者一路向东,顺利收服沿途的土人营地,驱赶着俘虏,先于海路出发的庄不鸣占领了根室,聚集了投降的土人两千多人,大山以东的土人不再有部落组织,剩余极少数孤立的残余,躲在偏僻的森林荒山。
庄不鸣的海路进军计划被意外推迟了,一大批来自本土的移民,足有八千多人,乘坐六十多艘大船,在初冬的寒风中,冒着零星的浮冰,抵达北海。商船船主早知北海冬季封冻期很长,因此一到岸,就催促赶紧交易,必须在封冻之前返航。庄不鸣不得不临时取消海路作战计划,全力安置这一大批新移民,调拨储备商品,满足商船的交易需求。交易比较顺利,本土商船需要的商品,在库房中都是现成的,十几天后,在凛冽的北风推动下,这些商船南下返航。留下了八千多赤条条的移民。
庄不鸣在标津城内的确预备有不少空余的住房,但是没想到一次投奔的移民会这么多,被搞得焦头烂额。寒流随时可能来袭,庄不鸣和北海首脑们商议后,决定,把移民中十五岁以上的壮丁全部抽出来,全部组成临时军管队,交给刚从修筑
0014章 胜利和意外[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