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元1701
0073章渐近
扎营后,立刻向白石城派出了求援急报,当天夜里,片仓小十郎严令还能动的部下放哨巡逻,就是轻伤员也要担负营地警戒。他深知自己的队伍伤亡巨大,士气可以说是一蹶不振,一旦敌军偷袭,很可能全军覆没。但是几十个重伤员又没办法丢弃,这些都是伊达家的核心武力,就算是今后丧失了战斗力,但决不能在这种时候弃之而去,否则自己再也没有翻身的机会。让他提心吊胆的等了两天,终于信使带着几十个骑铁,同时携带了充足的备用战马,先头抵达这个营地。据报,随后还有千余名步卒正在路上,领军的是伊达家重臣白石宗立和石川宗光,带着四个平士、两个大番士和三十多个组士。
白石城的仙台藩主伊达吉村前几天得知仙台城失守,还幻想是临近的饥民和浪人突然发作,万万想不到是北海直接支持的大规模军事占领行动。他接到片仓先锋队骑铁遇伏,立刻推翻了原来的预测。根据报告描述,现场的爆炸威力至少在上千斤的火药,指一般的土造黑火药,倭人不知道黑火药的造粒,更不知道这次不是一般的黑火药,而是威力大十倍以上的硝铵炸药。这么多的火药,就是一般的倭国大名也不是能够轻易拿出手的,硫磺和木炭倒也罢了,火药中需要大量的硝石,这种矿物倭国并不多,以往通常是从人畜粪便积年自然而成,搜集很不容易,当然价格不菲。
得知这次爆炸,伊达吉村立刻判定,一定有敌对势力的预谋和参与,因此随即下令最信任的两个家臣,白石宗立和石川宗光,带领已经集结的千余名精干步卒出发,以骑铁队为先锋开路,随时与白石城联络,后续征召的足轻一旦成军,立刻出发增援。此时,从片仓小十郎奉命出发,已经过了六天,距离仙台城被攻陷,已经过了十天。
这十天的时间是决定性的,除了先期抵达的两个工兵营,又有四个工兵营陆续登陆,投入到松岛湾港口的修建改造和仙台城的修复和改建。北海夏军总共也就是八个成建制的工兵营,这次投入最多的时候,达到了六个。工兵营的装备和训练主要是针对军事筑垒和路桥施工,比起临时征发的平民,效率和速度高得多。随着第三天从济州岛转来的大批雇佣军登陆,施工人手迅速增加,除了加固了港口,建立了外围的防御工事和哨塔,重点改建了仙台城的外城结构。原来仙台城是倭国典型的军事驻防要塞,以角楼配合石头围墙的线形防御,依托山势起伏,对抗冷兵器围攻很有效。但是如果与拥有重火器的专业攻城兵对抗,外围角楼大多较为突出,很容易成为攻城炮的攻击重点,一旦角楼被摧毁或攻陷,连接角楼之间的石头围墙就失去了保卫,因为墙体相对单薄,用少量炸药爆破就能炸开缺口和破洞,如果采用破墙突击,这种防御体系如同纸糊的灯笼,一捅就破。
随着工兵营到达的,还有几台小型蒸汽机和发电机,配合水泥搅拌机,水泥是从北海运来的,仙台城据山面水,粗砂细石多得是,运来的钢筋和铁丝不够用,就从城下町的民房拆木材和竹竿作为代用品,水泥混凝土的制作使用,比起开采加工石料方便的多,一些用于防御工事的构件干脆使用标准图纸的预制件,因此城防改建的进度非常快。十天后,原来的仙台城外观模样大变,原来周边的沿山圆滑围墙,被改造成为一个一个的棱角,一些关键部位的围墙基座和角楼用混凝土加固,大多数地方的围墙基座就有两三米,加上高高的围墙,足有十米上下。围墙内部用麻绳编制了细密的网兜,里面填充了大量的沙包,把单层石头围墙改造成厚实的土石城墙,这种墙体结构容易吸水,时间长了自然不行,不过作为临时措施,其防御强度大大得以提高。
角楼和部分围墙的竹木材料被拆除,或者被石头和沙包掩盖,直接的火攻没有作用了。为了增加防御纵深,在原有的外围城防废墟上,建立了据有地势的一些小型外围棱堡,在这些外围棱堡和主城之间开辟了交通壕和半掩的地面通道。除了原有的角楼改建为炮台,还增设了一些预设的炮位。仙台城内的古树和观赏花木被全部砍伐,连稍微长一些的草丛也没留下,所有不必要的木造建筑被拆除,材料用于加固城防,其他房屋的屋顶铺上足够厚度的石棉瓦,墙壁外侧敷设石棉帘子。仙台城内部的池塘和水缸全部用抽水机蓄满清水,上百个大水缸分布在城内四处,随时可以用于灭火。仙台城的食物饮水统一供应,由专门的炊事队运送到各个工地和战位,除非持有特许通行证,否则任何人不得随意走动。
伊达家自从占据仙台城立藩,就十分重视农田水利,经历了四代藩主的努力,形成奥羽地区最大的稻米产区,稻米品质好产量大。伊达家的俸禄,名义上是六十二万五千石,实际常年收入在二百万石以上,因此平时才能供养一支三百骑的职业火枪骑兵,还有近两万常备步卒,往年随时还能征召三四万的足轻,家族中还供养了数千各等级的家臣藩士,从宿老、著坐、太刀上,到平士、大番士、组士,尽管经历了天花瘟疫的洗礼,仍然是倭国最强的藩国势力之一。
伊达吉村带着部下撤走躲避天花时,带走了绝大部分的浮财,留下的金银并不多。不过很多财物是不容易随身携带的,而且当初并没有打算不回来,因此留下了很多不便携带的财物,更重要的是近九百万石的稻米和几十个仓库的干青草,还有三百多匹留在城内越冬的备用战马。这些备用马尽管在攻城中损失了一部分,死在炮击和马厩火灾中,不过当时战况紧急,形势变化太快,守城倭军没有来得及处死这些战马,大部分还是逃出马厩活了下来,被韩石头收拢起来,在这几天运送物资中出了大力。
雇佣兵们缴获的大批稻米对于缺乏稻米自产能力的北海来说,
0073章 渐近[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