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冯唐兴致勃勃的找来许多筹棍,誓要将这比他还小两岁的小娘子打败,却哪知,他方才在桌上摆了一小会筹棍,就见那小娘子拿着粉笔在黑木板上写了起来。
写的是那楚校尉说,从西域一个叫阿拉伯的地方传过来的数字,他们这些已经旁听了几堂课的人也都已识得,却是不知还有如此妙用。
约莫不到一盏茶的时间,晴儿便已得出了结数,而彼时,冯唐尚在摆筹棍,自是输了。
冯唐有不服,道是算学无用,不比经学可齐家治国,生生耍起赖来。
好在南守仁不负名儒之名,答应了赌约,在蒙学堂里讲学一年。
王县尊见缝插针,好说歹说,将南守仁的一群弟子也求了过来给蒙学堂做先生。
如此一来,卫民军的蒙学堂里也就有十一位先生了,楚宁回营一听此事,顿时大喜,将卫民军的学业和操练课目重新安排,让每个士卒也有了读书识字的机会。
由于南守仁的存在,卫民军和卫民军的蒙学堂名声大震,不过数日之间,竟然是连郡里的许多士子都闻声赶来。
作者有话要说: 嗷嗷嗷,还有看咩,来吧!留个言,冒个泡呗
第075章
随着蒙学的展开,卫民军的操练时间也随之调整,楚宁又在学习和操练之余,给他们增加了不少单双杠、杠铃、足球之类的锻炼器材。
在这个没有什么娱乐时代,这些器材在卫民军的营棚里引起了极大的兴趣,楚宁发现后,干脆规划了一块场地,直接打造了一个类似于前世电视剧里看过的特训营地,将所有正式战兵全部投入训练,将最精锐的那一部份挑选出来,编进了特战司。
特战司是楚宁早就想组建起来的一个直系战斗司,但因为之前的将士们的体质和技能的不足,所以一直都只有一个空编制,如今组建起来,倒是没花多大力气,不过楚宁只要精不要多,从全营将近千人的战兵里,仅仅只挑了一个旗队的兵力出来。
百中选三,这样的淘汰比例实在太高,连楚柔和刘长贵,都忍不住好奇,想知道楚宁到底在玩什么新花样。
楚宁谁也没告诉内情,只是将特战司设立了一个单独营区,亲自训练。
就这样,一边讲课边练兵,还要兼顾卫民军方方面面的事情,楚宁的日子过得繁忙而充实,日子眨眼就到了上元节。
上元节又被称之为灯节,其实就是楚宁前世的元宵节,对于这个时代而言,也是一个相当种要的节日。
这一夜,县城夜不闭城门,集不闭市,街道的两旁挂满了花灯,赏花灯、猜灯谜、游玩之人比皆是,卖花灯的商贾今夜各外繁忙,一边与人讨价还价,一边替人写祝语。
楚宁一身便装,难得悠闲的混迹在人群,一会瞧瞧这个花灯,一会瞅瞅那个灯谜,心里想着以往看过的小说,嘴角露出满是期待笑意。
还记得在她看过的小说中,主角一但遇到了这种情景,就必然会生出点事情来。要么是武斗,仇家找上来打得个稀里哗啦噼里啪啦,要么是文斗,总有几个人看主角不顺眼,想用灯谜给难堪,当然,主角一般都是才情绝世的,猜灯谜也只会猜中最难的几道题,带着神一样的万丈光芒,引起另外一个主角的注意,运气再好一些,可能还会引出一个隐藏boss级的人物来,哭着喊着拾取求绑定。
想到这些,楚宁心头万分高兴,沿着街道来来回回走了两三次,把灯谜看了又看挑了又挑……没找到一个她见过知道答案的。
楚宁心里梗梗的,想着自己仇家对手似乎也不少,怎么就没个有眼角的送上来给她找点事呢?难道是因为自己身边的保护太严密
第134章[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