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74.皇帝的阴谋[1/2页]

红楼之迎春女帝 阿丝达黛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随着太上皇召皇帝两位兄长进京的一纸诏令,朝堂内顿时掀起了轩然大波。
      沈衍即位已经四五年了,虽然直到现在,他这个皇帝手里仍没有多少实权,但太上皇早已将他那两位颇有才干和野心的异母哥哥封了王,远远地打发到了封地就藩,摆明了要让沈衍安稳把皇位坐下去的意思。这几年来,太上皇和皇上看上去也确实是一派父慈子孝的模样。朝廷内外大都认定,这一代的大位之争,已经尘埃落定。
      然而,这次突如其来的旨令,却显露出了两代皇帝之间的裂痕,让一些早已被打击到深深埋藏起来的野心,如同经了春风的杂草一般,隐秘而热烈地重新疯长起来。
      许多朝臣都在忐忑地想,当今这位皇帝在政事上并无建树,不免给人以“暗弱”的感觉。难道太上皇终究还是不喜这样的继承人,在年纪越来越大,对繁杂政事开始厌倦的现在,决定要改立一个更为强势,更善于处理政事的皇帝了?
      得知了太上皇刚发出的上谕,闷在寝宫里的沈衍又是一阵崩溃,冷汗接着就下来了。
      巨大的恐怖笼罩了他,他现在非常后悔自己与父皇置了这几天的气,他有什么资本去对抗父皇呢?不论手中的权力还是魄力,他哪点能和父皇相比?他从来都不是父皇最喜爱的儿子,父皇对最宠爱的长子都能说杀就杀,他这个本就不入父皇眼的儿子,在父皇眼里又能算个什么玩意?
      父皇突然要召两个哥哥进京,这显然是对自己严重不满了。问题是这种不满到了什么程度,是仅仅气他为了一个女人就对父皇甩脸子,只想通过这道命令向他宣示权威,让他以后乖乖听话,还是干脆想要换个皇帝?
      他的三哥孝义王沈御,四哥忠敬王沈衡,当年虽不如大哥那般享有准太子的风光,但都颇得太上皇的欢心,在政事上也各自有一番成就,支持他们的臣属有不少。老三曾以大将军的身份代父皇出征,大败想要进攻中原的海疆番国,立下赫赫军功;老四则在吏部、户部历练经年,结交下不少大臣,有礼贤下士之名,很得一部分文臣的支持。在大哥坏事之后,他本以为皇位会落到这两位兄长之一的手中,事实上与三,四皇子交好的大臣们已经开始上书,求立自己支持的皇子为太子,以固国本。谁料父皇乾纲独断,斥责惩罚了一众各怀私心的臣僚,硬压下了两位兄长的风头,强推几乎无人支持的自己上位。
      沈衍后来也明白,强势而又笃信神灵的太上皇根本就没有放弃权力的想法,传位只是在内忧外患之时,要通过这种方式将所谓的“天怒”转移到他这个当儿子的身上。虽然自己远不是父皇理想的继承人,但作为一个性子较软,手下无人的儿子,他最适合当皇位上的傀儡,一点都不影响父皇退位后继续掌权。
      现在父皇忽然召回两个哥哥,是不是已经用完了自己这个傀儡,打算选一个他满意的真正继承人了?
      怎么办?怎么办?
      沈衍只觉方寸大乱,擦了一把冷汗,强压着心悸命令身边的夏太监,“速去召周丞相来进见。”周丞相是周贵妃的父亲,在一二品的大员中,至少他是会坚决支持自己的一个。这样的困局,还是要先询问一下他的意见为好。
      不久以后,周丞相就来面君了。他神情严肃,额上的皱纹拧成了川字,可见太上皇的这道诏令同样让他十分头疼。
      沈衍发愁地仰在龙椅上揉着额角,“目前此事,你可有何主张?”
      周丞相躬身道,“陛下,大事不妙。且不论太上皇本意为何,那两人既然回来,想再把他们送回去就难了。朝里属于他们的人,可大都还在呢,以后朝堂上怕难有宁日了,皇上的日子,恐怕会是难上加难。”
      沈衍性子软,周丞相也就不怎么担心他发火,将他以后可能遭遇的麻烦说得很坦率。沈衍苦笑,自己登基好几年,底下的大臣居然大半还是倾向支持他那两位哥哥的,还想办法让他的日子难过,他这个皇帝,当得也未免有些可怜。
      “你以为太上皇可有废立之心?”沈衍最关心的还是这个问题。
      “皇上和太上皇毕竟是亲父子,又不曾有大过,现在应该还不至于罢。只是等到两位王爷进京以后,他们那帮旧部重新活动起来,事情恐怕就很难说了。”周丞相肃然回道。
      “那我该如何应对?”沈衍愈发心烦气躁。
      “最好的办法,当然是让两位王爷连进京的机会都没有。”周丞相目中闪过一丝狠意,先下手为强,要是派人将两王爷暗杀在路上,以后的隐患就能消除了。
      他周家的宝,可都压在沈衍身上呢,这两年他不露痕迹地将几位三,四皇子派的大员排挤出了朝堂,可没少招人恨。要是皇帝出了差错,随便换了那两个王爷中的任何一个上位,他周

74.皇帝的阴谋[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