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晋在初立国之时,大乱始平,国力贫弱,朝政不稳,番国又在边境上虎视眈眈。太~祖皇帝为求一时之安,主动提出与海疆番国和亲,先后将几个堂侄女,堂孙女和宫女封为公主,嫁与当时的番王,两国边境因此平静了一段时间。
只是和亲带来的暂时和平是脆弱的,往往过不了一二年,两国的边境纷争就又重新开场,该打的仗继续打,倒霉的百姓继续死,赔上皇族女儿并没收到足够的和平成效。在太~祖之后,随着大晋渐渐对番国占据了上风,后来的皇帝,也就对和亲这种事兴趣缺缺。更何况不少大臣和读书人都认为,和亲是献皇族女子事蛮夷,形同大晋对番国屈膝求饶,是大失朝廷体面之事。朝廷上下有了这样的认知,和亲之事便几十年都不再被提起了。
但现在形势逆转,大晋吃了败仗,一时无力与番国硬抗,番国提出的和亲之请,诱惑力就变得很大了。
不谈和,那就得继续打,而打仗是需要钱的,现在大晋国库里,偏偏就是没钱!
上到太上皇,下到群臣,有些人就动了重续和亲的心思。现在顾不上首先考虑朝廷体面了,哪怕是和亲之后只能息兵几年呢,那也值。朝廷虽然要面子,但涉及到生死存亡的时候,面子可不值半文钱。
但坚持要面子,不愿向蛮夷服软的大臣始终是有的,而且还很多。在经过朝廷合议的激烈争吵之后,在沈耀的首肯下,以公主和亲的事才勉强定了下来。
几位支持和亲的大臣认为,为了表示朝廷和平的诚意,安抚好那个好战的番王吐吐不花,这回嫁过去的公主可不能寻个宫女充数,便是那些王候家里的郡主,县主都不够格,必要嫁过去个正牌的公主才行。
沈耀也知那番王不好应付,如果嫁过去的女子身份不够,很可能和不了亲反而成仇,也就认可了以真正的公主和亲之议。
只是皇帝沈衍并没有适龄的公主可以出嫁,倒是沈耀自己的女儿,钱太妃所出的金安公主,身份足够尊贵,年纪刚刚及笄,正适合担当和亲之责。
沈耀在女儿情分上尤为淡薄,略想了想便做出了牺牲这个女儿的决定。等他退朝回到御书房,一边让顾萌萌给他按摩,一边就叫人唤卫若竹过来拟旨。
朝廷里的廷议过程顾萌萌当然用神识看得一清二楚,忍不住吐槽世道混蛋,连打了败仗都得赔上公主了账。在这个小世界当女子,贵为公主都得不了好去,简直是欠了天道的巨款。金安公主她在钱太妃那里常见到,这小姑娘和钱太妃一样是柔和性子,却比她娘少了几分精明,有点像原版的迎春,连摊上个渣爹都跟迎春很像。真要嫁到人生地不熟的番国去,还不知要受多少罪呢。
按原著故事的线索,在朝廷败战之后,被送出去当作公主和亲的应该是探春。没想到现在沈耀居然会遣出真正的公主,当然了,现在探春已经许嫁了四王爷,就算公主要找替身,这种事也不会落到她头上了。
顾萌萌一边在沈耀的头上按摩,一边在心中暗自合计,她要如何做,才能通过这次“和亲”事件捞到好处。这时被传唤的卫若竹沉着脸随着小内监进来,看到顾萌萌也在,神色微变。他定了定神,低头跪在沈耀面前大声说,“臣以为,和亲之事不但有失朝廷之体,更会助长番国嚣张气焰,断断不可行!”
沈耀不耐地睁开眼睛,“和亲之事已定,你不必再说,现在你只管到那边拟旨就好。”
“可是……”卫若竹猛地抬头,露出不甘之色。待要再说,却看到站在沈耀身后的顾萌萌将手指压在嘴唇上,对他轻轻地摇头。
她不希望自己再说了……
114.和亲[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