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118.前朝后宫都赚了[1/2页]

红楼之迎春女帝 阿丝达黛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周丞相这天早晨忽然从自己书案上发现了一张小字条,上面用娟秀的字体写着,“吾已借天命,君当尽人事。”落款处竟是用了妙玉的私章,显是从丽太妃那里来的东西。
      周丞相大惊,所谓“借天命”,不会就是指的番军遭疾疫之事吧?难道这也是出自丽太妃的安排?那人不过是个小姑娘,怎就有了这种神鬼皆惊的手段?尤为可骇的是,现在他远在番国境内,帐外那么多侍卫林立,这张字条是怎样被人不知鬼不觉地送到他书案上来的?照这么看,丽太妃有遣人砍了番王脑袋的本事可一点不掺假,以后万一哪天看不惯自己了,想要自己的命还不简单得要命?他好像还是低估了这个“备胎靠山”的实力啊。
      带着严肃的神情叫来了卫若竹,周丞相将那张字条放在了自己门生面前,“刚才这张字条忽然出现在我书案上,你可知是怎么回事?”他心道,关于丽太妃那边的事,这个给他在那边牵线的卫若竹说不定会知道些什么。
      卫若竹看着那张纸条,踌躇了一会才开言道,“丽太妃娘娘擅于丹道,有资格觐见太上皇的那些方士,她应该也能见到一些。她的手下,或许已收纳了身怀异术的方士高人,但我不曾见过。若有高人出手,说不定真能做出些改变番国气运的事,纸条上这话不见得是虚言。如今番军疾疫,人心浮动,便有天意,也不似钟于番国,我们正该竭力尽其人事,早日完成了和谈要事才好。”
      周丞相初时不以为然,太上皇收罗的那些方士他也见过不少,可没见过哪个有这等“借天命”“改气运”的本事,真有如此本事大的高人,也当是投效太上皇,又怎会悄悄地只给丽太妃办事?
      不过作为老牌政客,周丞相的联想猜测能力可不差,他虽然不清楚自家的二儿子和顾萌萌的那场恩怨,可也很快想起了当日丽太妃入宫前,宫里离奇失火,烧死了一批秀女的事件。以前宫里多年也没听说有过火灾,这事发生的太也不可思议。他早就猜想过,这批秀女是犯了上头的忌讳才被杀的。后来果然便有谣言传出,说是这批秀女的命格不吉,与社稷不利,惹动了天罚而死。话虽涉及无稽,他却是觉得其中有几分真,太上皇绝对会为了几个方士之言,就大开杀戒,这残忍之事背后多半有那些方士的影子。方士中要是真出了个有本事借天命和潜入他营帐的高人,说不定也是搞这一套,比如说看上了丽太妃的命格,宁愿效忠她也不肯效忠太上皇……
      他沉吟半日,越想越觉得自己的猜想严丝合缝。在周丞相心里,顾萌萌一下子升华成了经过“高人认证”的品牌,心想自己这个备用靠山找的真是值。
      在番国这边,虽然吐吐不花在觉察到扰乱军心的谣言之后,严惩了不少嘴把不住门的兵士,但谣言这种东西,越是禁止,越是有人相信。且疾疫一直没有消退的意思,从番国兵士中开始的这股慌乱情绪不仅扩散到了番国百姓中,连亲贵们都受到了影响,吐吐不花的威望遭到了相当程度的打击。
      吐吐不花有些坐不住了,他怀疑这个距离边境不远的和谈之地受到了神巫诅咒,一点都不想在这里再继续呆下去。为了方便和晋国和谈,他离开番国的都城已经很长时间,要是他手下兵精马壮,一年半载不回都城也没关系,谅留守的那几个各怀心思的亲贵王爷也翻不出什么花来。但现在他手下人心惶惶,人人带病,再在这个见鬼的地方拖下去,后院起火的危险程度不是一般的高。
      最后吐吐不花认为,还是赶快回都城,稳住自己的位子更重要。至于和谈的油水,少捞一些也罢,赶快结束和谈,离开这个不吉利的地方才是聪明的选择。
      对手的这些心理变化,周丞相自然有所觉察。他一边暗自庆幸上天保佑,一边努力将休战的条款往有利晋国的方面拉。这回他的努力就比较有效果了,番王急着要走,没了锱铢必较的心思。不但认可了不少对大晋有利的条款,连要娶公主这点都不是那么坚持了。
      周丞相对这个成果很满意,为了表示“和平”的诚意,他便劝吐吐不花道,虽然大晋不方便嫁公主,但对双方和亲这主意没意见,番王若

118.前朝后宫都赚了[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