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钗听了不由沉思起来,那个钦天监的李道人,是太上皇收罗来的那些方士之首,很得太上皇信重,宫里内监们都要恭敬地称他一声“活神仙”的。他隔几天就会被宣召进宫,除了与太上皇谈论长生之法,还会到宫内观天楼上去观看天象云气,为朝廷推测大事吉凶。宝钗也曾在宫里见过他一两回,从外貌来看,李道人生得鹤发童颜,仙风道骨,倒真有些神仙的气派。
这人在太上皇身边能说得上话,享有不少特权,要是能得他从旁协助,给“贾迎春”下点绊子,想来是能让对方吃不小的亏。
把人拉过来为己所用的好处是不小,只是宝钗对这种号称有异术的老道士心里多少仍有些敬畏之心,迟疑着说,“那李道人看着是个有道高人,会不会真有些厉害法术?要让这种人替我们做事,不大容易吧。”
“连引气入体都没做到的糟老头,哪能有什么真本事。”引愁金女不屑地道,“这种人最多会个装神弄鬼罢了,值得什么。你去对他露出些法术,先将他唬住了,再以势相逼,以利相诱,便是十个李道人,最后也都得乖乖投靠于你。你担心什么。”
宝钗被说服了,便按引愁金女的传授,制作了几张隐身符。引愁金女又用微弱的修为对宝钗居住的小楼用了个可“欺骗”神识的秘法,即使顾萌萌用神识扫这里,也只能看到引愁金女事先构造出的,宝钗和几个下人在屋里或刺绣,或读书,或劳作的虚假图景,很难察觉宝钗已经秘密出宫。
引愁金女和宝钗做好了准备,便抽冷子隐身出了宫门,寻到了李道人的住处,意图进行“拉人入伙”的工作。
却说这李道人虽然有些观气运,炼炉鼎之类的偏门本事,在那班以忽悠沈耀为业的方士群体中,算得个技术过硬的。可他年纪愈老,利欲之心便就越重,可不像他外表表现的那样超凡出尘。他一直想达到的目标,就是把太上皇忽悠到对他言听计从,自己受封成为手握大权的国师。对那些有能力出头,和他争抢太上皇尊崇的方士们,李道人的嫉恨就一直没放下过。
他近来最嫉恨的,就是太上皇越来越信任的郭道人了。这个姓郭的家伙当初凭着不要脸能吹牛,给太上皇炼那些恶心得要命的丹药得幸也就罢了。没想到现在这家伙装神弄鬼的手段越发高超,不但炼出了好几种得太上皇夸赞的新制丹药,还故弄玄虚地夸口说自家能见到仙人,忽悠的太上皇找不着北。更厉害的是,郭道人不知通过何等手段,竟扯上了丽太妃的关系。据说他每次炼出的新丹药奉进之后,炼丹高手丽太妃都会在太上皇跟前大加夸赞,几轮枕头风下来,现在太上皇对郭道人的宠遇,眼看着都要超过他了。那姓郭的家伙还不老实,面子上假仙地不要朝廷封号,占尽了好名声,私下里却跟他斤斤计较,争权夺利,简直讨厌极了。
自己当初真该跟这个走了狗屎运的家伙一样,好好走走丽太妃的路子,说不定也能让丽太妃在太上皇跟前给自己说好话。可惜现在自己想讨好人家也晚了,虽然没少给贾家送礼,丽太妃还是对他不怎么感冒,事里事外更看得起那个姓郭的。哼,多半是看上那小子年轻,还长着一张看得过去的脸吧,瞧着吧,太上皇头上的帽子,早晚会变成绿的。
因为早就怀着对顾萌萌的不满和怨气,因此李道人在被宝钗用法术堵在房间里,见识了一通晃眼睛的术法,听了一耳朵威胁利诱之词以后,除了对“薛仙子”诚惶诚恐地跪地磕头表示了服从,也几乎没经过什么心理斗争,就同意了帮助宝钗对付顾萌萌的要求。
在李道人看来,有法术的薛美人早晚会通过仙人般的本事,独得太上皇的宠爱。自己应该赶紧抓住人家还乐意使用自己的机会,好生讨好,以后也好凭着这些功劳落些好处。而顺着薛美人的意思,将丽太妃折腾得失宠对自己也有利,这样一来,郭道人失去了后台,对自己地位的威胁就大为减轻了,自己早晚会取得太上皇心里的“唯一国师”地位!
宝钗并没费多少劲儿,就得到了李道人这样地位不低,对她崇拜,还愿意配合她工作的下属,心里很是高兴。这样,在引愁金女的安排下,针对顾萌萌的阴谋紧锣密鼓地浮出了水面。
140.巫蛊之祸[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