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道德经)道家典着 61---80[1/2页]

我在洪荒 子非鱼TAO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老子道德经》第六十一章
      大国者下流,天下之交,天下之牝。
      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
      故大国以下小国,则取小国。
      小国以下大国,则取大国。
      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
      大国不过欲兼畜人
      小国不过欲入事人。
      夫两者各得其所欲,大者宜为下。
      白话译文:
      大国应居於众流之下,天下众流才能汇集於此,天下万物才能安息於母怀!
      母亲常安静的关怀却胜过了父亲的躁动的责斥,因为安静才能谦下的去关
      怀这个世界!
      正因如此,大的国家应谦下的去关怀小的国家,这样就赢得了小国的信服!
      小国应谦下的去礼让大国,这样就赢得了大国的信任!
      因此,不论是谦下以取得信服,还是谦下以取得信任。
      大国不过想要领导诸小国,而小国不过想要能恰当的入事大国而已!
      这两者都能各得他们所要的,就此而已,大国更应该谦下的去体贴小国的心声!
      药方:
      站在上方的,就要给人;处在下方的,才能得到别人的恩赐!这是一个极为简单的道理!
      最好的领导者,不是站在上方指挥,而是处在下方观看,并且要懂得回到本源的看!
      不必打破身段,因为根本就没有身段,有的只是让自家生命恰当的、好好的活着!
      离去不必要的高傲,正视真正的卑下;卑下才有坤德载物!
      《老子道德经》第六十二章
      道者,万物之奥。
      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
      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
      人之不善,何弃之有。
      故立天子,置三公,虽有拱璧,以先驷马,不如坐进此道。
      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也。
      不曰:求以得,有罪以免耶,故为天下贵。
      白话译文:
      自然大道是万物所归趋的奥秘之所。
      善人懂得去宝爱它,而不善之人则因为有它,所以方得和合保育。
      合於至道的美言可以得到别人的尊崇,合於至道的美行可以提高人的形象。
      即使人会做出不善之事,但自然大道企怎又忍心抛弃它呢?
      因此要是你立为天子,并置设了三公,即使是拥有了两手相拱的璧玉,并
      且乘坐驷马所驾的华车,这都不如进入到这自然大道之中,好得安歇!
      古先圣人之所以特别尊荣自然大道,这又为什麽呢?
      难道不是说:只要真心探求,必有所得,即使获了罪,也可得大道之保育
      而豁免,正因如此,自然大道是天下人所尊荣的。
      药方:
      自然大道是万物所归趋的奥秘之所,它以包容为德!
      世间红尘,且让它嚣嚷一下,也就沉寂了!沉寂了,就好。
      靠着外在的华美、光鲜,是不实际的;要由内在朴实的生长起来!
      大道无形,去掉了形,进到了无,这样才能入乎道,最後是
      要无所不在的大,这是一个不休止的历程。
      《老子道德经》第六十三章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
      大小多少,报怨以德。
      图难於其易,图大於其细。
      天下难事,必作於易。
      天下大事,必作於细。
      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
      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白话译文:
      无所造作,自然无为,而勇於有为;不生事扰民,自然无为,而勇於任事
      ;不嗜厚味,自然无为,而仔细品味!
      大事看小,多事看少;面对怨怼,要有大道包容之德。
      要去做难事,就从易处做起;要去做大事,就从细处做起。
      天下难事一定得从易处着手;天下大事一定得从细处下手。
      因此,圣人始终不敢自称为大,正因如此,所以才能成就其大。
      轻易应诺的人一定少了些信用,把事情看得太容易了,一定会遭到更多的困难。
      因此,即使是圣人对任何轻易的事也谨慎而庄严的像是难事去面对它,所
      以到头来,天下事也就都不困难了!
      药方:
      有一个做事原则要记得:先其易者,後其节目;容易的通过了,难的也变简单了。
      要郑重其事,但不要焦虑;要放下,但不要忘了;要缓缓地处理!
      不要再计画了,开始吧!有了第一步,一切就好端端地来了!
      可以慢些,但不能停歇;要绵绵若存的努力!
      《老子道德经》第六十四章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
      其脆易泮,其微易散。
      为之於未有,治之於未乱。
      合抱之木,生於毫末。
      九层之台,起於累土。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为者败之,执者失之。
      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
      民之从事,常於几成而败之。
      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
      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白话译文:
      安定才容易维持,还没有徵兆才容易谋策。
      脆弱容易被分化,微弱就容易消除。
      在还没发生前就要去做,在还没乱以前就要整治。
      就像两人合抱的大木,是从毫末般萌芽长成的;
      九层楼的高台是一畚箕一畚箕堆累起来的;
      千里的旅程是从足下一步一步走出来的。
      太造作有为,往往会失败;执着不放,反而会失去了机会。
      因此之故,圣人自然无为,因而不会失败,没有执着不放,因而不会失去先机。
      一般人做什麽事常常是快要完成了,反而失败了!
      民之从事,常於几成而败之。
      能够好像原初的努力一样,谨慎的去完成一件事,那就不会有什麽失败的事了!
      因此,圣人不贪求他所想要的,不宝爱世俗人所以为的难得之货;
      圣人之所学不是一般世俗百姓所追求学习的,对於众人过头追求的有一深
      刻的反省作用,用这样的方式来辅助天下万物,务使其自然,所以他是不
      敢执着造作!
      药方:
      要懂得见微知着,或者见缝插针,不要让它势态扩大了!
      不是去弄心机,而是回到大道之源,你自会有一番机趣,并因之而玩
      味一下道之几也,进一步体会历史之势!
      天下不是打来的,而是人们送给你的,不送给你,奈何?要人家送给你,
      那就要懂的谦虚些!
      快成功了,就是最危险的时候;要懂得保合太和,要懂得好自努力,慎终如始!
      《老子道德经》第六十五章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
      民之难治,以其智多,
      故以智治国,国之贼!
      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知此两者,亦稽式;
      常知稽式,是谓玄德。
      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後乃至大顺。
      白话译文:
      古来圣人善於依着自然大道来治理国家,他并不唤醒人们的利害智巧,而
      是要人民守着纯朴愚厚。
      人民之所以难治,正因为人们的利害巧智多了,
      因此,用利害巧智来治国,这便戕害了国家!
      不用利害巧智来治国,这才是国家之福!
      知道以上这两个道理,那也就真切了解到治国的准则了;
      能够恒久体会这准则,这就叫玄远幽深之德。
      玄德是何等的幽深而深远啊!
      它和一般世俗的事物是截然相反的,如此才能自然无为,大顺而成。
      药方:
      天下国家不是用计较心去做成的,而是用一番真心做成的!
      要守愚,纯朴自然,看似笨笨,其实才能生长!
      追求世俗,太辛苦了,何妨守着原先的纯朴气质,虽然粗粗的,却有力量!
      最玄的事是:好像没有,其实是有,生命的奥秘就在这里!
      《老子道德经》第六十六章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
      是以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後之。
      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
      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
      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白话译文:
      汪洋江海之所以能成为百川众谷之王,因为它善处卑下,故能成为百川
      众谷之王。
      因此,统治天下的圣人想要居於人民之上,必得以谦卑的言语来取得人民的信赖;
      想要人民站出来,那麽圣人必得把自己退到後面去!
      因此,圣人处在上面而人民不觉得有沉重的压力,站在前头领导而人民不
      觉得有妨害!
      这样一来,天下人都乐意推戴他,而不会厌弃他;
      这是因为圣人不与人相争,因而天下人没有人能与他相争!
      药方:
      如果你已经是一个领导者了,那你就尽可能的谦卑吧!如果你将要成为领
      导者,那你要学习谦卑!
      落入竞争的机制,那有争得过的道理;只有不落入竞争的机制,才能争得过人!
      等在下头,别人会给你;站到上头,那你就得给人;好好选择吧!
      卑下得别人都不觉得你是一号可竞争的人物,但你却是一最能竞争的人物
      ,这局势如何,不问可知!
      《老子道德经》第六十七章
      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
      夫唯大故不肖,若肖久矣,其细也夫。
      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
      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後且先,死矣!
      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白话译文:
      天下人都告诉我道太大了,什麽都不像,
      正因为道太大了,所以什麽都不像,要是它像什麽,那早就销损殆尽了!
      我有三条宝贵的原则,一直持守而珍惜着它,一是慈爱、二是俭朴、三是
      不敢自傲,居天下之先。
      因为慈爱所以勇敢,因为俭朴所以宽广,因为不敢自傲居天下之先,所以
      能成就大器。
      要是,你舍弃了慈爱却好勇,舍弃了俭朴却只浪费,舍弃了谦让却只争先
      ,这麽一来,你就死定了。
      要是能够慈爱,那一旦战争才能得胜,守护起来也才坚固;上苍救人是用
      ?的慈爱之心来卫护他的。
      药方:
      满怀爱的人,无所怖栗、无所忧惧,因此是最为勇敢的!
      俭啬之道可以令人回到自家生命之源来,不外放、不衰歇!
      不用急,在後头,只要有生长的力量,後头总会跑到前头来的。
      战争是不得以的,只有爱才能化解战争!
      《老子道德经》第六十八章
      善为士者不武,
      善战者不怒,
      善胜敌者不与,
      善用人者为之下,
      是谓不争之德,
      是谓用人之力,
      是谓配天,古之极也。
      白话译文:
      善於做勇士的人不夸奢自己的武力,
      善於带兵大仗的人不轻易被激怒,
      善於战胜敌人的人不和敌人硬拼,
      善於用人的人能谦卑的聆听属下的心声,
      这就是不与人争的美德,这就用了人的真切力量,
      这就配合了大自然,是古来最高的原则。
      药方:
      对治很辛苦,要懂得转圜,留了余地,才可能转圜。
      生气是下下策,要懂得不生气,才可能鼓足勇气,克服困境!
      什麽事都自己做,那铁定会累死;做领导的人,是去领导人做事,不是让
      事把自己做死了!
      大自然的启示是:让该活动的活动,自己还给它个自己!
      《老子道德经》第六十九章
      用兵有言曰:吾不敢为主,而为客;
      吾不敢进寸而退尺,
      是谓行无行,攘无臂,执无兵,扔无敌。
      祸莫大於轻敌,轻敌几丧吾宝;
      故抗兵相加,哀者胜矣!
      白话译文:
      古来用兵有个训言说:我不敢主动挑战,而只是被动应战;
      我不敢逞强前进一寸,我宁可後退一尺,
      这就是要行动而无行动相,出手而又无出手相,执握武器而无武器相,往
      前进攻而无敌人相。
      战争祸害莫大於轻敌,一旦轻敌将会丧失了我们最可贵的东西;
      因此,两军对峙打仗,哀悯天下苍生者必能胜利!
      药方:
      凡属於生者,就主动参与;凡属於死者,就被动些吧!
      有了最深沉的悲悯与关怀,一切着相的战争,都会过去的;而且一定会成功!
      老在意会赢与否,那就很难说;用了气力、智谋,一切由它去吧!放开往
      往是最大的力量!
      有余地可退就退,不用急地反击,长成力量时,它就衰颓了!悲悯些吧
      《老子道德经》第七○章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
      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言有宗,事有君。
      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
      知我者希,则我者贵;
      是以圣人被褐怀玉。
      白话译文:
      我的话很容易明白,很容易实行;
      但天下人竟然没人能明白,没人能实行。(道德经)道家典着 61---80[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