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62章:《青玉案·元夕》[1/2页]

我,谱写中华上下五千年 天下第一白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要说写诗。
      辛弃疾的诗一般。
      但要说写词,辛弃疾可排得上前三。
      他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合称济楠二安,更有词中之龙的美称。
      哪怕就是随便拿出一手,也都是一等一的上乘之作。
      想罢。
      陈凡直接就搬运了一首《清平乐村居》。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既然不被人重用,那么,辛弃疾就回家种田。
      这首词,写的正是辛弃疾回家种田时的情形。
      不过虽然是种田,但与别人不一样,他的种田一点儿也不无聊。
      【你看前面的草屋的茅檐又低又小,溪边长满了碧绿的小草。含有醉意的吴地方言,听起来温柔又美好,那满头白发的老人是谁家的呀?
      大儿子在溪东边的豆田锄草,二儿子正忙于编织鸡笼。最令人喜爱的是小儿子,他正横卧在溪头草丛,剥着刚摘下的莲蓬……】
      辛弃疾的词很容易懂。
      这首《清平乐村居》一出,一众网友便感觉已经置身于村野农家之中。
      “好词。”
      “文武双全,这次我信了。”
      “果然能与陆游先生成为忘年交,佩服。”
      虽说大家对于写词可能没啥水平。
      但要说欣赏水平,那可不是一般。
      一首诗,一首词怎么样,拿出来读一读就知道。
      这首《清平乐》虽然简单,但读起来却朗朗顺口,而且非常的有意境。
      “我靠,你们什么情况,别这么崇拜好不好。”
      “小刀,你不是凡哥的脑残粉吗,怎么,你觉得这首词不行?”
      “没有没有,我觉得太行了。
      “那你是什么意思?”
      “切……你们又不是不知道。这词说是辛弃疾写的,但其实就是凡哥写的。我们大声叫好的话,估计今天就一首词了。”
      “你的意思是?”
      “我们应该说一些差评,刺激刺激凡哥,说不定凡哥今天会来个爆发哦。”
      “咦……”
      超级铁杆粉丝群里,这个群陈凡不在,做为群主的陈小刀出起了主意。
      众人眼珠子一转,都觉得陈小刀这主意真贼。
      于是。
      一百多号铁杆却是联起手来,刷屏说道:“凡哥,我们觉得这首词一般啊。”
      “就是,虽然总体来说还可以,但比起陆游先生来,差远了。”
      “对对对,这首词怎么可以跟陆游比。”
      正念完一首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原本打算今天到这结束,这时看到一众铁杆粉的差评。
      “这些家伙,眼光这么高了吗?”
      “这首词还一般?”
      想了想。
      陈凡说道:“行,那就再来欣赏一首。”
      说罢。
      陈凡再一次搬运了一首。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这首是辛弃疾的《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意思同样很好理解。
      几乎都不需要陈凡解释,一众网友又是一众叫好。
      只是叫好声过了一会,又是一系列的差评。
      “这首比上一首稍微好了一些,有点陆游先生的意思了。”
      “嗯,多少有点道理,但其实与陆游先生的“觉知此事要躬行”差不多。”
      “总体来说,还是差陆游先生不少。”
      这翻言论陈凡还没有回应。
      其他一些网友就有一些搞不懂了。
      “这些都是什么人,黑粉吧?”
      “感觉就是黑粉,明明辛弃疾这首词写得这么好,还说比陆游差。”
      “这其实没必要比较,陆游我喜欢,辛弃疾我也喜欢,非得分出个高下吗。再说,两人一个写的是诗,另一个写的是词,类型不一样,也很难进行比较。”
第62章:《青玉案·元夕》[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