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0章 柳塘新绿却温柔[1/2页]

一点芳心两处开 谁家翁媪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今天是端午[1],修染并没有回家过节。他出来的时候就跟继母说过,他要去南方做一笔生意,需要两三个月才能回家。
      【一】《谢人送粽》杨巨源.诗
      来时三月春犹在,
      到日端阳节又临;
      珍重主人意勤腆,
      满??角黍细包金。
      傍晚,清婉照例又来到西北角的墙根吹奏她的竹笛,这次奏的是《晚风花香》。
      这是一首想情郎的民歌,年少时清婉曾给修染唱过,记得第三节是这样几句歌词:“五月端午刮絮风,敲锣打鼓闹哄哄,河边站满看舟人,小妹独自孤零零……”
      正在细细品味,就听笛声戛然而止,紧接着,一包东西从墙里给抛了出来。
      修染过去拾了起来,打开来看,原来是一包粽子。他急忙拿起了一只,剥开青黄的粽叶,呈现出黄灿灿的粽子,他咬了一口,香甜怡人,这份浓浓的情意,深深地甜在了心里。
      他随口赋诗一首:
      “经年不食三闾饵,
      一日相逢似故人。
      旋剥青菰香满手,
      试餐黄颗软粘唇。”
      修染吃的正香,一辆马车经过他的身旁,赶车人看见修染在路边吃粽子,便停住了车,问道:“公子,我车上拉的西瓜,您可要么?”
      修染惊奇地问:“西瓜?这个季节哪来的西瓜?”
      “所以说是稀罕物嘛!”赶车人自豪地说,“我是托人从琼州[今海南]购得,本打算在节前大量销售,可是货船在大运河上耽搁了几天,害得我今天才取得货物。”
      “那,你这西瓜,想卖什么价格?”
      “不多要你银子,三十文钱一斤。”
      修染高声喊道:“琼州沙瓤大西瓜卖~三十文钱一斤??”
      “你这公子,我并非让你替我叫卖,我问您买不买?”赶车人心想,这是什么人啊,原来是个傻子,怪不得这么大的人了,一个人拿着包粽子在路边吃呢……正在瞎琢磨,就听院内又响起了竹笛,可奇怪的是,曲调只有三个音符,分明是“我想吃”三个音。
      修染笑道:“我这一声叫卖,便为你招来了生意。你看,做生意就该如此,需要沿街叫卖才是。”
      其实,这个车夫不是货主,只是个拉货的,他想瞒着货主卖给修染几个西瓜赚点外快。便问,“哪有买主?”
      修染道:“你给我称上五只大西瓜,给我留下一只,其余的送到这个院的大门口便可,有位漂亮的夫人会去取的……噢,记住了,你要一路叫卖着去送哟……”
      “这又是为何?”
      “你不叫卖,那位夫人怎知道你有西瓜要卖。”
      “那公子的意思,是让我跟你的夫人要钱唠?”
      “你就是钱上紧……你放心,我付给你银子……”
      “不过,公子,我没有带称,我按个卖给你可好?”
      “你这做生意的,怎能出门忘了带称?那,你一个准备卖多少纹银?”
      “这大西瓜,一个得有七八斤重。这样吧,我按七斤一个给您,一斤三十文钱,七斤两百一,五个一千零五十钱。公子,你给我一两银子可好?”
      “行啊!”修染爽快地付了银子,抱起了一个大西瓜说,“你把那四个给送到这院子去……你往前走,左拐,再左拐就到了……记住,要一路叫卖着,我夫人便会出门去取……”
      “知道了。”赶车人高兴地走了。
      修染抱着大西瓜,拎着吃剩的粽子往自己的住处走去。到了屋子,他也懒得做晚饭,便把清婉给他的黄米粽子都给吃了,他又切开了西瓜,吃了两块解渴。
      肚子解决后,修染便点燃了油灯,准备看书来消磨时间。突然,他感觉肚子‘咕噜了一下,便是一阵绞疼,他赶紧拿起桌子上的一张纸就往茅厕里跑去。
      “这是什么西瓜,难道是用巴豆种植的吗?清婉也…你可千万别吃啊……”修染蹲在茅厕里正在胡思乱想,就听从秀楼里传来了一声声惨叫……坏了,她也吃了,而且和我一样吃坏了肚子……不对呀,吃坏了肚子也不至于这般惨叫……
      他忽然想起了柳好好临走时的叮嘱:表姐要生孩子的时候,她会不停地大声叫喊,以防你睡沉了听不到……难道,清婉是要生了……一想到这,他连腚也没来得及擦就慌忙地提上了裤子,急急忙忙地跑进了屋子开始化妆。他要打扮成一副恶鬼的模样,以便吓跑待会儿出门摔孩子的人。
      他一边化妆一边想:不是说还有二十多天才生么,怎么现在就开始叫?难道她吃坏了身子,也拉肚子,把儿子给拉出来了?
      他换好了衣服,便一路小跑向清婉家的大门跑去。
      约摸三更,清婉的叫声不响了,一声婴儿的啼哭却划破了夜空。修染的心里是一阵阵地激动——我也做父亲了。
      不多时,大门轻轻地打开了,从门里鬼鬼祟祟地走出一个黑影来,他怀里还抱着个包裹。修染知道这个黑影是谁,看样貌便知他就是甄家新雇的男仆——王大个子。
      【二】《村夜》白居易.诗
      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
      独出门前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
      小虫躲在灰白色小草里窃窃私语,村外的小路上没有其他人的踪迹,只有王大个子迈着个大步,一个人在独行。修染悄悄地跟在了他的身后,估计他要去荒郊野岭去处理掉怀中的婴儿。
      经过了一片田野,只见皎洁的月光照着一望无际的荞麦田,满地的荞麦花简直就像一片耀眼的白雪。只见王大个子进了一片小树林,朝着一块大石头走过去,修染紧随其后。
      王大个子来到大石前停住了脚步,转身坐在大石上——也不知他是休息呢,还是在考虑如何弄死这手中的孩子……
      过了一会儿,他站起身来,嘴里还念念有词的,像是在祈祷些什么。片刻,就见他慢慢举起了包袱,朝石头摔去。
      说时迟,那时快,修染一个箭步冲向前去,王大个子一看披头散发一个恶鬼,就把包袱往恶鬼身上一抛,撒腿就跑……
      修染顺手接过了包裹,轻轻放在大石头上,匆忙打开包袱,查看自己的儿子。一看儿子睡得正香,大喜过望,便情不自禁地去亲吻。
      那男仆想知道恶鬼追上来没有,便回头观望,借着月光,正看到恶鬼把嘴伸向了孩子,大呼道:“饿鬼吃孩子啦……”连滚带爬地向村里逃去。
      修染心想:这么小的孩子,我可如何养活?他想到了自己的红颜知己诸爱芳,知道她的一个姐妹前几天刚刚生了孩子。便抱起了孩子,向“畅春院”走去。
      ————————————
      注释
      [1]端午节
      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午节、龙节、正阳节、天中节等等,节期在农历五月初五,是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端午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仲夏端午,苍龙七宿飞升至正南中天,是龙飞天的日子,即如《易经.乾卦》第五爻的爻辞曰:“飞龙在天”。端午日龙星既“得中”又“得正”,处在大吉之位,恩施普也,龙德显扬。
      端午节的起源涵盖了古老星象文化、人文哲学等方面内容,蕴含着深邃丰厚的文化内涵;在传承发展中杂揉了多种民俗为一体,节俗内容丰富。扒龙舟与食粽是端午节的两大礼俗,这两大礼俗在中国自古传承,至今不辍。
      端午节,本是南方沿海一带上古先民创立用于拜祭龙祖的节日。因传说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五月五日跳汨罗江自尽,后来人们亦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说法。总的来说,端午节起源于上古先民择“龙升天”吉日祭龙祖,注入夏季时令“祛病防疫”的风尚,把端午视为“恶月恶日”起于北方中原,附会纪念屈原等历史人物纪念内容。端午风俗形成可以说是南北风俗融合的产物。
      “端午”一词最早出现于西晋的《风土记》:“仲夏端午谓五月五日也,俗重此日也,与夏至同。”端,古汉语有开头、初始

第30章 柳塘新绿却温柔[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