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46章 淡烟流水幽清晨[1/2页]

一点芳心两处开 谁家翁媪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揭?菟购陀??在院落里说个没完,这可妨碍了修染和清婉的私会。
      清婉安顿好了表妹,本想去修染那里一趟,但几次出门,总见姑父和二姑母在院子里聊天。后来天下起了雨,便索性回房睡觉去了。
      【一】《浣溪沙.漠漠轻寒》秦观.词
      漠漠轻寒上小楼,
      晓阴无赖似穷秋,
      淡烟流水画屏幽。
      自在飞花轻似梦,
      无边丝雨细如愁,
      宝帘闲挂小银钩。
      黎明,修染见院子里的俩人终于回屋了,便带着一丝寒意,登上了妹妹的小楼。
      清晨的阴凉,令人厌烦。回望画屏,淡淡的烟雾,潺潺的水流,让意境依然幽幽;窗外,花儿自由自在地随风飞舞;雨儿,还在淅淅沥沥地下着,那漫无边际的飘洒,就像自己的愁绪在秋雨中飞扬;再看那缀着装饰的珠帘,正随意地悬挂在小小的银钩之上。
      修染轻轻地敲了敲门儿。
      不一会儿,清婉便出来了。她上前牵着修染的手,悄然来到了楼下,找了个座位坐定后,问道:“你舅和你娘是不是有私情啊!”
      修染说:“什么叫我舅和我娘?那是我继母。”
      “那不一样么?”
      “这怎能一样呢?舅是亲舅,娘却是后娘。”
      “他俩怎么有那么多的话说?我几次想过去你那儿……”
      “好了,别管他们了,说说我俩吧!你到底是如何打算?”
      “等我弟弟长大了,我就跟你走。”
      “长到多大?”
      “最起码能自己照顾自己吧!”
      “他什么时候能照顾自己?”
      “十三四,十五六……”
      “你觉得,我还能活那么久么?!”
      “怎么,你病了,得了什么病?”
      “相思病,很快就被你想死了。”
      清婉也不言语,只顾一个劲地笑。
      修染又道:“我说,干脆让你爹给他娶一童养媳得了,你也好早早脱身,跟我去过我们想要的生活。”
      “媳妇能对他好嘛?”
      “怎会不好?我见你对你的小丈夫不是挺有耐心的么!”
      “去去去!一边去!”清婉扒拉了修染一下说,“我拿他是当丈夫嘛!你吃的哪门子醋?!”
      修染憋屈道:“可我真的等不了!等你弟弟长大了,我都三十好几的人了……”
      “三十好几,怎么了!你舅舅不就是三十多才结得婚么?你家适合晚婚,这属于遗传。”
      “我再遗传,也不可能遗传我舅舅呀!”
      “怎么不能?你没听人说,外甥随舅么!”
      “我,我怎能跟舅舅比?”
      “为何不能比?”
      修染嘟嘟哝哝地说:“舅舅…不是…结婚前…没碰过女人么……所以,他才不着急嘛~”
      “你碰过……”清婉剜了一眼修染一眼,说道,“上瘾了,是不?去窑子呀,去窑子让那些骚货帮你解决呀!”
      “你小声的,别让楼上的妹妹听见!”
      “你还知道害臊?”
      “我不是怕他们知道……我俩……”
      “我俩,怎么啦?我俩什么事儿也没有呀!”看到修染怨屈得都要掉泪了,清婉也着实不忍,便让步道,“只要你洁身自好,不去那些脏地方……我也可以考虑…提前…跟你走的……”
      修染一听还有缓和,眼睛一亮,拉起清婉的手说:“你放心,我一定听你话的。”
      “哎~”清婉好像想起了什么,说道,“要不你到我家来吧,给暮羽和有才做个先生。这样,我俩不就天天在一起了。”
      “做先生,做什么先生?”
      “我爹爹说,过了春节,暮羽就该上学了。这不,昨天,你舅舅给暮羽做了启蒙礼[1],还答应给暮羽推荐两位好先生供我公爹选择呢。我想,何必找外人,你不就是一位很好的老师么……”
      “这样不妥吧!”
      “有何不妥?”
      “我自告奋勇地去你家做先生,势必要引起他们的怀疑,继母本就对你我有些猜忌。”
      “那,怎么办?”清婉望着修染说,“千万不要等我要决心跟你走的时候,你再错过了机会。”
      “是啊,是得找个信得过的人去你家守着,最起码给你我传送个信息什么的。”修染想了想,说道,“我有一个好朋友,名字叫纪绪,让他去你家比较合适的。”
      “纪绪,哪儿的?”
      “四川人。”
      “四川的,你是如何认识的?”
      “今年会试,我见他年幼,便主动上去搭讪他……”
      “年幼,多大?”
      “多大岁数,我不太清楚。不过看他那精神头,好像是属老鼠的。”
      “什么叫‘你看?”
      “我觉得这小孩挺机灵的,便问他,‘你为何如此机智呀?是他告诉我说,‘因为我是属老鼠的呀……”
      “这不和我二妹同岁么,今年十三了。”清婉怀疑起来,“你说,他才十三岁,能做先生么?”
      “呵,你可不要看他年纪小,人家可不是一般的孩子。”
      “是二班的?”
      “什么二班……人家可是四川省今年保送的举子来参加会试的……”
      “考上了吗?”
      “没有。”
      “那~你说他干嘛!”清婉笑道,“要是让我去考,我也考不上……这也值得显摆么?”
      “关键是这小孩有毅力呀!小小年纪,一个人便留在了京城,发誓刻苦读书,争取下一次金榜题名……”
      “你刚才说,纪绪是保送的?难道他不是举人。”
      “不是举人,哪有资格参加会试。”
      “那为何还要保送?”
      “他不是年纪小么,怕礼部不让他参加考试,四川省的提督学政便给他出了一份保举信。”
      “你说舅舅推荐的人我们不用,反而从外边另请,这如何跟我公爹解释?”
      “这你放心,这个纪绪,我舅舅也很熟,而且对他的印象也不错……我让纪绪去跟舅舅自荐,说自己在京城花销太大,想做份家教,挣些银两贴补生活……”
      “关键是,请私塾这事,是我公爹出资,我怕那个铁公鸡出不起太多的钱。”
      “人家纪绪家有的是钱,不给他银子,他也会给我帮忙的。”
      “他和你舅舅是怎么认识的?”
      “哈哈。”修染笑道,“你可知,纪绪这个举子,还是我舅舅亲点的……纪绪参加乡试时才八九岁,他俩之间这段趣事,听我慢慢讲给你……”
      【二】《连句》胡子祺\/解缙.诗
      元延?七年秋,英宗皇帝钦派揭?菟谷ニ拇ㄊ≈鞒窒缡浴
      刚满九岁的成都生员纪绪也参加了乡试。揭?菟箍此?故歉龊⒆樱?幌嘈潘?惺裁次牟桑?闾崆懊媸粤怂?
      揭?菟钩鼍渌担
      “金水河边金线柳,金线柳穿金鱼口。”
      没想到小纪绪脱口而出:
      “玉栏杆外玉簪花,玉簪花插玉人头”。
      主揭?菟够故遣恍牛?殖隽司洌
      “两猿断木深山里,小猴子亦敢对锯[句]?”
      纪绪针锋相对地回敬道:
      “一马陷足污泥中,老畜生怎能出蹄[题]?”
      揭?菟拱ち艘欢俾睿?睦锼淙宦杂胁辉茫??芘宸?托魅绱诵〉哪昙停?褂姓獍愕牡?亢筒呕?N?瞬宦衩蝗瞬牛??菟够故侨盟?渭恿讼缡浴
      纪绪也不负所望,在这次考试中进入“五魁”之首,中得举人。他从此便一举成名,成了四川有名的神童。
      第二年,纪绪本想进京参加在大都举行的会试,但揭?菟垢嫠咚?担?昙吞?。?癫坎换崛盟?渭拥模?盟??改暝偎怠
      ————————————
      注释
      [1]古代儿童的启蒙教育
      自古以来,中国人就非常注重孩子的成长与教育。几千年来,不仅留下了诸多与孩子成长、教育有关的传统礼俗,还积累了丰富的启蒙教育思想、教材和经验,至今仍具有重要的参考和借鉴价值。
      (1)学前成长与家庭教育
      在古代,幼儿出生百日就要剪发、取名。
      《礼记.内则》记载:“三月之末,择日剪发为?:男角,女羁;否则男左,女右。”按着规矩,不能把孩子的胎发全部剪掉,男孩留“角”,即卤门两旁当角处的胎发;女孩留“羁”,即在头顶部十字形的胎发;或者男孩留左边胎发,女孩留右边的。
      这一天,妻子要带着孩子拜见幼儿之父,为孩子取名。名字取好后还要“广而告之”,遍告诸妇、诸母、家宰,家宰再转告同宗男子,记录“某年某月某日,某出生”。孩子的名字还要上报闾史,闾史登记两份,一份存到闾府,另一份上报州府,命名仪式才算结束。
    

第46章 淡烟流水幽清晨[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