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48章 鳞浪层层能见深[1/2页]

一点芳心两处开 谁家翁媪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一】《满井游记(一)》袁宏道.游记
      燕地寒,
      花朝节后,余寒犹厉。
      冻风时作,作则飞沙走砾。
      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
      每冒风驰行,未百步辄返……
      元泰定二年[1325年]是一个闰月年,而且闰的是正月。这样一来,便导致了春节成为大都最冷的时候。
      纪绪是第一次来京都,也是头一次在北方过年。本想见识一下京师的繁华,可没想到,京城却是如此地冷清。
      每次想冒着疾风出去玩耍,可是走不到百步,就被刮起的飞沙走石给挡了回来。所以他只能拘束于一室,哪儿也甭想去。
      【二】《满井游记(二)》袁宏道.游记
      高柳夹提,土膏微润,
      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
      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
      鳞浪层层,清澈见底,
      晶晶然如镜之新开,
      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山峦为晴雪所洗,
      娟然如拭,鲜妍明媚,
      如倩女之?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这天,阳光明媚。
      纪绪看着满园的春色,自言自语道:“二月二[1],可是家乡的‘花朝节啊,我不该闷在屋里,应该约上三五好友出去踏青才是呀……”正在琢磨,就听见有人在敲门。
      打开房门后,见是一中年男子带着一个姑娘和一个小孩,便明白是请他去做私塾的。因为提前答应过修染去他三姑家为其俩表弟做家教,所以纪绪没有丝毫迟疑地跟着甄友乾去往他的宅邸。
      事也赶巧,在马车经过“湖广会馆”的时候,一声响炮惊了甄家的马。马着马车是一路狂奔,眼看着马车上的人就要出事。纪绪毫不犹豫地冲上马车,抱着清婉就跳了下来,两个人的身体刚刚滚落到地上,马车就冲进了高粱河。
      安抚好清婉后,纪绪又来到河岸,察看马车的情况。
      只见河上的薄冰刚开始融化,波光也才开始明亮;那鱼鳞般的浪纹一层一层地泛着涟漪;河水倒是清澈,都能看到河底。那头受惊的烈马,现在也老实了许多,只露着半拉脑袋,用祈求的眼光望着他……
      纪绪赶紧脱起了衣服。
      跟来的清婉恐慌道:“你要干嘛?”
      “去救那匹马呀!”纪绪脱下的外衣,本想放在河岸的草地上。
      清婉却替他接了过去,说道:“如此冷的天,你不要命了?”
      “没事儿,我身体棒得很!”
      “是马自己跑下河的,何必冒如此大的险情救它?”
      “哎~,你看它可怜巴巴的样子,肯定知道错了……我们得给它一个改过的机会呀!”
      清婉双眼紧盯着纪绪,见一件件华贵的衣服层层剥离,心想:他可真是富家贵公子,家里可不是一般的有钱啊!
      “姐姐,恁别老看着我呀!”
      清婉脸也一红,赶紧转身,说道:“小毛孩子,还怕看?!”
      纪绪脱光了衣服,连忙跳进河里,游到马车的身边……可好,马车篷还露在水面上……他爬上了篷顶,来到了马车的身边,替马解开了马套……马套一松,马却沉了底……原来是马车的两根长长的车把,把马头撅出了水面……纪绪赶紧拉缰绳,把马头又给拉出了水面……牵着它,使劲往岸上游……马儿也好像看懂了人的意思,学着他,一个劲地扑腾,尽量不让自己沉入水下……好不容易,他俩才爬上了岸……
      清婉赶紧把衣服披在纪绪身上,纪绪也慌忙地拿过了裤子,哆嗦着往自己腿上套。越是着急,越是套不上。
      清婉只好上去帮忙,看见小棕马也冻得瑟瑟发抖,清婉骂道:“畜生,现在知道冷了吧!”
      纪绪调笑道:“姐姐,你别朝着我骂呀!”
      清婉也笑了,“你也该骂!为了那么个畜生,冻坏了自己,值得嘛?!”
      纪绪又说:“得赶快让它跑起来,发发汗,不然它会冻坏的。”
      本来就冷,头上的柳条还在一个劲地摇头,也不知是在为他感叹,还是在为他煽情。
      【三】《满井游记(三)》袁宏道.游记
      柳条将舒未舒,
      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
      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
      ?而歌者,红装而蹇者,
      亦时时有。
      风力虽尚劲,
      然徒步则汗出浃背。
      凡曝沙之鸟,
      呷浪之鳞,悠然自得,
      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
      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
      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河岸上的游人虽然不多,但也有好事者喝着热茶,唱着情歌,逗趣着这对在河边穿衣服的男女,他们是把纪绪和清婉当成春游的情侣了。
      那些在沙滩上晒太阳的鸟儿好像也在笑他——不知道水凉么?没见我们都不敢下水么?
      一群鱼儿游了过来,个个伸头探脑地朝岸上偷看。
      纪绪一跺脚吓唬它们说:“看什么!”
      清婉笑了笑,“看你傻呗!”
      “我是傻呀……你看,到处透露着春的气息……我却老是待在屋里,不敢出门……”纪绪感叹道,“非春之未来也,乃城中人不知春之至也。”
      清婉告诉纪绪说:“以后就好了,我家就住在城北的乡下,那里吧,有大把的春色供你欣赏……”
      ————————————
      注释
      [1]二月二
      又称春耕节、农事节、青龙节、春龙节等,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龙”指的是二十八宿中的东方苍龙七宿星象,每岁仲春卯月(斗指正东)之初,“龙角星”就从东方地平线上升起,故称“二月二,龙抬头”。
      龙抬头日在仲春卯月初,“卯”五行属木,卦象为“震”;九二在临卦互震里,表示龙离开了潜伏的状态,已出现于地表上,崭露头角,为生发之大象。在农耕文化中,“龙抬头”标示着阳气生发,雨水增多,万物生机盎然,春耕由此开始。自古以来人们亦将龙抬头日作为一个祈求风调雨顺、驱邪攘灾、纳祥转运的日子。
      “龙抬头”源于自然天象崇拜,与上古时代人们对星辰运行的认识以及农耕文化有关。“龙抬头”虽有着久远的历史源头,但成为全国性节日并在文献上记载是在元代之后。“龙抬头”相关的活动很多,但不论哪种方式,均围绕美好的龙神信仰而展开,它是人们寄托生存希望的活动。就全国而言,由于地域不同,各地风俗也各有差异。
      “二月二”也是土地神诞辰“社日节”。由于节期重叠,南方部分地区“二月二”既有龙抬头节习俗又有祭社习俗,如在浙江、福建、广东、广西等地区,“二月二”(古时为立春后第五个戊日)多以祭社(土地神)为主,祭龙多在“龙飞天”的端阳。
      节日习俗
      中国民间认为龙是吉祥之物,和风化雨的主宰。“龙抬头”,意味着阳气生发、万物生机盎然。故自古以来,人们在龙抬头时节,会举行敬龙祈雨、放生,以求一年吉祥丰收,并将龙抬头时节作为一个纳祥转运的日子。在我国流传着“二月二

第48章 鳞浪层层能见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