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81章 豆蔻梢头欲芬芳[1/2页]

一点芳心两处开 谁家翁媪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一】《河中之水歌》萧衍.诗
      河中之水向东流,
      洛阳女儿名莫愁。
      莫愁十三能织绮,
      十四采桑南陌头。
      十五嫁于卢家妇,
      十六生儿字阿侯。
      卢家兰室桂为梁,
      中有郁金苏合香。
      头上金钗十二行,
      足下丝履五文章。
      珊瑚挂镜烂生光,
      平头奴子擎履箱。
      人生富贵何所望,
      恨不嫁与东家王。
      听说完盛的师妹才十二岁,纪绪随即吟诵了南朝梁武帝萧衍《河中水歌》中的诗句:“卢家兰室桂为梁,中有郁金苏合香。头上金钗十二行,足下丝履五文章。”
      完盛以为纪绪又在点拨他什么,便问其中的奥秘。
      诸爱芳告诉他说:“纪公子是说,师妹正值‘金钗之年,时间尚早。”
      完盛问:“何为‘金钗之年?”
      诸爱芳解释说:“就是我们汉人女子到了十二岁就可以穿金戴银了。”
      完盛又问:“穿金戴银?”
      诸爱芳笑道,“就是说,十二岁的女子就要学会梳妆打扮,把自己打扮的漂漂亮亮的,好找一个如意郎君呀!”
      “那就是说,可以嫁人唠?”完盛高兴起来。
      纪绪道:“嫁人?还早着呢!只是说可以为女子定亲了。”
      “哦~”完盛说,“看来我今天去老师家提亲还正是时候哩!”
      纪绪问:“怎么,你今天去你先生家提亲了?”
      完盛说:“是呀!”
      纪绪埋怨道:“你呀你,可真糊涂,今天你怎好上人家里提亲呀!”
      完盛问:“怎么了?”
      诸爱芳说:“今天是七月半,是我们汉人祭祖的日子。”
      “再说了,哪有自己给自己去提亲的?”纪绪道,“你的脸皮,怎么这么厚啊!”
      完盛说:“你不是说,追女孩脸皮要厚一点儿吗?”
      “你这是厚一点儿吗?”纪绪愤愤道,“你这叫没脸没皮!”
      “怪不得被老师给轰了出来……”完胜不好意思地说,“怎么,中元节不好提亲吗?”
      纪绪说:“何止是提亲,你就不应该踏进先生家的门!”
      完盛道:“有这么严重嘛!?”
      纪绪告诉他,“中元节也叫‘鬼节,是鬼出来串门的日子,你是哪门子的鬼随便往人家了乱窜?”
      诸爱芳接话道:“色鬼。”
      听到这里,完盛有些后悔起来,“你们汉人,事儿就是多,明明是‘七月半中元节,应该过七月十五才对呀,干嘛非过七月十四。”
      纪绪说:“因为十四是双‘七呀!”
      完盛问:“你们汉人为何喜欢‘七?”
      纪绪告诉他说:“在我们汉人文化里,‘七是一个变化无穷、蕴涵无尽的数字。因为,天上有北斗七星,人便有七窍;音乐有七声音阶,诗就有七绝……”
      完盛说:“你们这是迂腐,人为地往上凑,有何意义?”
      “怎是人为的,这是天道!”纪绪道,“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里的‘三并非确切的数字,而是一个虚指,可以指万事和万物,而事物的发展又分为六个不同的阶段[1],按照常理来看,走完这六个阶段,就意味着事物的圆满结束。但是,事情的发生与发展,每遇“七”之数,便容易发生变化。这就是‘逢七必变之理。”
      完盛还是不解:“有何道理?”
      “还有何道理!?”纪绪笑了笑说,“你今天去你先生家提亲,肯定失败!”
      完盛纳闷道:“你咋知道?”
      “咋知道,逢七必变嘛!”纪绪说,“今天,七月十四,是三个‘七堆在了一起,你说你做什么事能顺利?”
      完盛重复道:“逢七必变,这么厉害呀!”
      纪绪说:“你可知,我们汉人为什么叫自家娘子为妻子吗?”
      完盛问:“为什么?”
      纪绪道:“因为‘妻与‘七谐音呀!”
      完盛问:“为何要跟‘七谐音,而不用别的数?”
      纪绪说:“因为‘七善变,女人更善变呀!”
      这么一说,诸爱芳倒不乐意了,“谁善变了~”
      “不善变吗?”纪绪说,“昨天还爱的死去活来的,今天就再也不想往来了……”
      诸爱芳道:“我可不是那样的人,我对爱坚贞不渝。”
      纪绪说:“你也不会例外,因为女人天生就是如此——逢七必变。”
      诸爱芳道:“你说个道理呀!”
      纪绪说:“比方说,胎儿长到七个月就已经具备呼吸的能力,哪怕是早产,也能够存活。所以,才有‘七活八不活的说法。”
      完盛道:“你这就说的没有道理了,七个月的孩子都能活,八个月的孩子岂不更容易活?”
      “本来早产儿都不易存活,但‘逢七必变,七个月的孩子却能存活。”纪绪继续说着他的道理,“女孩到了七岁,心智已经完全成熟,并开始换牙;到了十四岁,第二个七年,便来了‘天癸……”
      完盛问:“谁来了?天上的什么‘鬼?”
      纪绪道:“红头鬼。”
      诸爱芳捂着个嘴直笑,她知道“天癸”是指女人的“月信”。
      “在《皇帝内经》的《素问.上古天真论》中论述人体的发育时记载,‘女子……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纪绪接着解释,“女人在七七四十九岁时,女性绝经……所以女人‘逢七必变,谁也逃脱不出这个规律……”
      其实完盛根本听不懂,但也不便多问,只是“噢、噢”地点头。
      知道完盛没听明白,便说一点儿他感兴趣的话,“假如你有幸把虞小姐娶进家门,到了第七个年头,你就要特别注意了。”
      完盛问:“注意什么?”
      纪绪道:“婚变呀,婚后的第七个年头有个“七年之痒”,你可知道?”
      完盛问:“哪儿痒?”
      纪绪笑了笑,说道:“人们结婚以后,成天阶都是‘柴米油盐酱醋茶七件琐事,长时间的平淡、无聊和乏味……就会使夫妻的感情消减,不过,这正是老天对夫妻俩人的一次严峻的考验。”
      完盛问:“考验什么?”
    &

第81章 豆蔻梢头欲芬芳[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