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89章 人生若只如初见[1/2页]

一点芳心两处开 谁家翁媪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元朝的皇帝都尊崇佛教,他们以藏传佛教为国教。但对其它宗教,如汉佛教、儒教、道教,乃至外来的回教、基督教等等也并不排斥。
      据元廷宣政院的统计,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大元境内的寺庙已达四万二千余所,僧尼21300余人,加上伪滥的假僧道,到了泰定帝执政的时候,已经达到了百万僧尼。你可知,当时的总人口只有八千七百多万人。
      所谓的寺庙,都会有一个住持,规模大的还会设立方丈,而且,得道的高僧还不止管辖一个寺庙,有时还身兼多个寺庙的职位。比如,甘露寺的方丈就是如此。纪绪带着一颗好奇之心来求见方丈,总想一睹他的真容。
      【一】《颂古五十五首.其一》慧开禅师.诗
      知客僧推门走进了一个小院,很快他便出来请纪绪进去。
      走进了方丈的小院,只见一个老和尚坐在一棵苍天大树的下面参禅打坐。他很老,得有九十多岁的样子,裸露在袈裟之外的皮肤全是褶子。听见有人进来,也不理会,只管坐在原地闭目养神……若不仔细看,还以为是大树底下的一个大树根呢!
      走到老和尚的对面,纪绪施礼问道:“老方丈可好!”
      老和尚依旧不言语。
      纪绪便学着老和尚的样子,盘腿坐在了他的对面,心道:这老方丈,架子还挺大!不过,看他的样子,也没有什么过人之处,除了老态龙钟之外,就剩下反应迟钝了……
      过了片刻,纪绪悄悄地问老和尚:“老方丈呀,您可有什么与众不同的地方?”
      听口气,这小子有点儿瞧不起自己,老和尚便睁开了双眼,说了一个字:“有!”
      纪绪心想:有就好,又问了一句,“是什么地方不同呢?”
      老方丈说:“我感觉饿的时候就吃饭,感觉疲倦的时候就睡觉。”
      “呵呵!”纪绪笑道,“这算是什么与众不同,我也是这样呀!再说了,谁不是饿了就吃,倦了就睡?这怎能算是您与他人的区别呢?”
      “不一样的!”
      “有何不一样?”
      老和尚起身把纪绪让进了自己的方丈,沏上了茗茶,给纪绪斟了一杯,说道:“有人吃饭的时候,总是想着别的事情,不专心吃饭;有人睡觉时也总是做梦,睡不安稳。而我吃饭就是吃饭,什么也不想;我睡觉的时候从来不做梦,所以睡的安稳。这就是我与众不同的地方。”
      纪绪说:“这也不甚特殊嘛,只要一心一意做一件事便可。”
      “是啊!”老方丈道,“可是,世人很难做到的就是一心一用,他们在利害得失中穿梭,囿与浮华的宠辱,产生了‘种种思量和‘千般妄想。他们在生命的表层停留不前,这是他们生命中最大的障碍,而由此迷失了自我,丧失了‘平常心。”
      纪绪又问:“那,什么是平常心呢?”
      老方丈抿了一口茶,吟了一首诗:
      “春有百花秋有月,
      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挂心头,
      便是人间好时节。”
      听了老和尚所吟之诗,纪绪说道:“老方丈的这首诗,很好理解,无非是风花雪月之美景。”
      “风花雪月,皆是我们内心的投影。内心欢喜,看什么都是美的;内心哀愁,看什么都会觉得糟糕。所谓的平常心,就是一种宁静淡泊的境界。放下心中的烦恼与杂念,便会拥有一颗平常心。不被浮名利益所蒙蔽双眼,做最真实的自己,珍惜当下,你就会快乐一生。”
      【二】《菩提偈》惠能.诗偈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佛性常清净,何处有尘埃。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明镜本清净,何处染尘埃。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
      听说依此修行,西方只在目前!”
      纪绪叹息道:“可是,人世间又能有几人真正地做到不将闲事挂心头啊!?”
      老方丈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老方丈的意思,烦恼都是自己找的??俊
      “是!也不是!”
      “可是人世间的男女,总要追求美好的爱情吧!”纪绪道,“佛祖不也说过么——前世一千次的回眸,换来今世的一次擦肩而过;前世一千次的擦肩而过,换来今世的一次相遇;前世一千次的相遇,换来今世的一次相识;前世一千次的相识,换来今世的一次相知;前世一千次的相知,换来今世的一次相爱。”纪绪一口气说了一大堆,最后问道,“人世间,有真正的爱情吗?”
      老方丈笑而不答。
      纪绪又问:“难道佛祖说的,都不是真的?”
      老方丈说:“佛祖从不骗人。”
      纪绪问:“既然存在‘爱情,怎么我就没发现呢?”
      老方丈说:“那是因为你还没遇上对的人。”
      纪绪问:“什么是对的人?
      老方丈告诉纪绪说:“一见你,就笑的人;一见,你就笑的人。”
      【三】《木兰词.拟古决绝词柬友》纳兰性德.词
      人生若只如初见,
      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
      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
      泪雨霖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
      比翼连枝当日愿。
      纪绪又问:“遇到对的人,一生就会很美好吗?”
      老方丈摇了摇头说:“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纪绪道:“‘相爱既然如此地不易,为何不能好好珍惜!?”
      老方丈说:“任何事物的最后结果,都不会像人们最初想象的那样美好。在发展的过程中,往往会变得超出人们最初的理解,没有了刚刚认识时的美好和淡然。”
      “人生若只如初见!”纪绪笑道,“如果,一切事物都停留在最初的感觉也挺好!多么美妙,那么的无所挂碍,无所牵绊,一切又是那么自然……”
      “也不然!”老方丈说,“乍见之欢,不如久处不厌。好的感情是在渡尽劫波和柴米油盐后,任然只消往上抬一眼,就能万般温柔涌上心头,人生何必如初见!但求想看,两不厌。”
     

第89章 人生若只如初见[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