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38章 柳贯指点卷珠帘[1/2页]

一点芳心两处开 谁家翁媪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酒足饭饱以后,柳贯和大家移步二楼的“青莲雅居”品茶,镜儿姑娘抱着她的古筝紧随其后。
      这小姑娘,太过活泼,走路,都不安生。她每走几步,就拨弄几下琴弦。
      柳贯回头问她,“镜儿,你拨那弦子干嘛呢?”
      “我想问问,我要不要继续跟着。”镜儿忽闪着一双大眼睛回应道。
      “你说呢?”柳贯反问了一句,转身继续走。
      镜儿俏皮地回:“镜儿当然不知。”
      柳贯又问:“酒宴上,怎么只弹一曲?”
      “他们喜欢听大人讲经,不爱听镜儿弹琴,所以,我就不弹??
      “我哪里是在‘讲经?老和尚才叫讲经,我那是‘论道。”
      镜儿故意逗道:“你是老道?!”
      柳贯有些哭笑不得,说了句,“孺子不可教也。”
      【一】《能远楼.卷珠帘其一》李姝.词霍尊.曲龚?.歌
      进得了茶室,大家围坐在一张大长条桌子的两侧,镜儿就在长桌的一头跪坐了下来,把古筝往桌子上一放,不停地用余光偷瞟柳老夫子。
      柳贯坐在中间的位置,他对身边的纪绪说:“纪兄啊,老夫虽然涉猎广泛,但对于‘小令,向来是不屑一顾的。总认为,那无非是一些华丽的辞藻堆积在一起的东西,让人食之无味啊!”
      纪绪聆听着柳贯的话,谦逊地点着头。
      “年前,老夫收到侄女的一张贺年卡,里面夹着你写的一首词,让我给谱上曲子。”柳贯抿了一口茶说,“那天,正值立春之时,当老夫读着你这首新词,不由得让我潸然泪下。”
      揭?菟顾敌Φ溃骸傲?笕擞植皇桥?樱?睦吹纳舜褐?幔俊
      “哎~”柳贯说,“纪兄写的,可不是怀春,伤春之词。他写的是在一个春寒料峭的初春,一个多情的女子独守孤室,无尽思念,从傍晚到第二天清晨的一段历程!寥寥几笔,把那份相思跃然纸上。这种凄美的爱情,把前人描写的情殇都给比了下去。”
      柳贯继续说道:“瞬间,一股缠绵哀婉的旋律回响在耳边,使我不由地坐了下来,音符在琴弦间如行云流水般地从指缝倾泻而出……”他又对纪绪说道,“虽然,在押韵时使用了比较多的‘换韵,但你的这种换韵又没有追求古体诗换韵的那么严格,真是别具一格啊……”
      纪绪诚恳地说:“还请先生,多多指教。”
      柳贯道:“事实上,自创一首长调比单纯填一首古体词要难的多,尤其写出如此的意境,那就更加不易了。但令老夫不解的是,如此尚小的年纪,怎会有如此的情愫?词中人物,可有参照?”
      “有,”纪绪说,“正是学生的母亲。”
      “噢~?”柳贯若有所思,又问,“令尊他……”
      纪绪说:“家父常年在西域经商,很少回家一趟。”
      柳贯捋着花白的胡须道:“看来,商赋的增加,农税的减免,可谓是喜了农民,苦了商贾啊!如果没有如此众多商贾市侩们撇家舍业、背井离乡,默默地坚守,哪有我们大元朝的繁华?”说罢,又对镜儿说,“你去唤依依上来。”
      这依依姓谢,艺名“依依”,是这里的一名歌姬。
      不知大家是否记得,在揭?菟沟谝桓鍪俪?50岁以前叫生日,以后称寿日]的时候,通州府尹盖耘夫送给老师揭?菟沟纳?绽裎锞褪切灰酪馈?墒墙?菟咕迥冢??母野阉??旖?依铮咳绱硕罐⒛昊?男灰酪溃?植簧岬盟腿耍?慵难?谡狻澳茉堵ァ薄
      只听门儿轻轻一敲,小燕子似的谢依依就飞进了茶舍。
      她先向大家拜了个新年,又把她的凤凰媚眼扫了一圈,与心爱之人确认过眼神之后,就开始给每位斟茶。
      一切礼节结束以后,谢依依就站到桌子前一丈远的地方,她清了清嗓音,示意镜儿可以开始了。
      镜儿姑娘习惯性地撩了撩发梢,郑重其事地甩了甩水袖,露出那纤细白皙的玉指,抚上琴面,发丝却又缓缓落下;凝思,轻轻拨弄了琴弦;随之,一声清脆之音萦绕盘旋,与这轻灵的暮色交相呼应。
      虽然,天已经暗了下来,但谢依依的那双漆黑的眸子中仍然可以看出一丝悠悠的情殇:
      [歌曲]“镌刻好每道眉间心上,
      画间透过思量,
      沾染了、墨色淌,
      千家文都泛黄,
      夜静谧、窗纱微微亮。
      拂袖起舞于梦中徘徊,
      相思蔓上心扉,
      她眷恋、梨花泪,
      静画红妆等谁归?
      空留伊人,徐徐憔悴。”
      每到了段落的间奏,镜儿姑娘便故意拨错几个音符或节拍,引得柳贯回头瞪她,越瞪她,她越是搞错。
      [歌曲]“啊,胭脂香味,
      卷珠帘是为谁?
      啊,不见高轩,
      夜月明、此时难为情。
      细雨落入初春的清晨,
      悄悄唤醒枝芽,
      听微风、耳畔响,
      叹流水兮落花伤,
      谁在烟云处琴声长,
      天水间、谁抚琴断肠?”
      谢依依却不管这些,她想:你错你的,反正是间奏,我跳我的舞。
      随着错误的琴声渐急,她的身姿亦舞动的越来越快,如玉的素手婉转流连,裙裾飘飞,一双如烟的水眸欲语还休,流光飞舞,整个人犹如隔雾之花,朦胧飘渺,闪动着美丽的色彩,却又是如此的遥不可及……
      【二】《听筝》李端.诗
      表演总算是结束了,柳贯很是不满。
      他数落道:“你俩是怎么回事儿?你说你们,都是见过大世面的人,为何在原创面前搞得一塌糊涂,让老夫也跟着如此地狼狈……”
      镜儿红着脸,只管低着头摆弄她的发梢。
      依依却说:“有人看上原创了呗!”
      “谁看上了!”镜儿抬起头回应道,“你没听大人说,他还是个小孩儿?”
      依依又说:“那你紧张什么?”
      “我,我,我……”镜儿无言以对。
      柳贯用眼睛瞟了瞟她。
      其实,镜儿和柳贯的情感,纪绪一进屋就看了出来。镜儿为求得所爱慕之人的关注,才故意将弦拨错。
      于是,纪绪赶紧替镜儿姑娘解围,便说道:
      “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
      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吟完了诗,纪绪笑道:“当爱情来临的时候,为了博得心上人的温情回眸,哪怕只看一眼,也是一种幸福。”
      大家都误以为纪绪看上了镜儿。
      谁知纪绪却说:“可惜,这周郎不是我!”
      被人看破了心事儿,镜儿赶紧起身,撒腿跑出了茶舍。
      谢依依好奇地问:“哎,纪公子,这周郎不是你,他到底是谁?”心想,千万不要是揭?菟寡剑。
      纪绪说:“是柳大人呀!”
      “不会吧!”谢依依松了口气,惊奇地看着柳贯。
      柳贯却捻着胡须,说道:“你这人说话,怎就不会是我?!”
      “我问问她去!”说罢,谢依依转身也出了房间。
      揭?菟刮剩骸傲?笕耍?愎?嫦不毒刀?媚铮课胰ジ?悴艉筒艉停俊
      柳贯说:“镜儿是王居士的最爱,她老人家怎舍得送我?”
      揭?菟拐酒鹕砝矗?档溃骸拔胰ジ?阄饰省??币豢?牛?趾托灰酪雷擦烁雎?常?澳忝ι叮俊
      “呵,还真让纪公子说对了,镜儿还真的喜欢柳大人。”谢依依拉着揭?菟褂只氐搅朔考洌?柿?岬溃?傲?笕耍?馐鞘裁词焙虻氖露?俊
      柳贯笑而不答。
      谢依依又说:“你们的这首新词,起名字了没有?”
      揭?菟刮剩骸澳阄收飧龈陕穑俊
      谢依依说:“我母亲说了,若是把这首新曲【1】冠于《能远楼》之名,母亲就把镜儿姐姐赠给柳大人……”
      柳贯说:“这冠名词牌,得和曲词又关联,这‘能远楼和这首新曲有何联系?”
      “怎没有?”谢依依说,“你的曲子不就是写镜儿姐姐在这‘能远楼,对你望眼欲穿么……”
      ————————————
      注释
      【1】中国音乐简史
      (1)远古时期
      距今八千年前,中华民族先民已能制造骨笛。距今六千七百年至七千余年前,中华民族先民已能制造陶埙和骨哨。这些原始的乐器告诉人们,当时,中华民族已经具备制造乐器的能力。
      根据古代文献记载,中华民族远古的音乐文化具有歌、舞、乐互相结合的特点。葛天氏所谓“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阕”的乐舞就是最好的说明。当时,人们所歌咏的内容诸如“敬天常”、“奋五谷”和“总禽兽之极”,都是反映了先民对农业、畜牧业以及天地自然规律的认识。这些歌、舞、乐互为一体的原始乐舞,还与原始氏族的图腾崇拜相联系。例如黄帝氏族以云为图腾,黄帝的乐舞叫做《云门》。
      中国第一部历史典籍《尚书》记载:“帝(即舜)曰,‘命汝典乐,教胄子。……夔曰,‘於!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
      夔是中国最早的专职音乐家,春官大司乐。夔为舜所制的乐曲叫《韶》,为后来历代统治者所沿用。夔所用的乐器——石是从劳动工具演化而来的。我们的祖先,使用石器达五万年之久,正是这漫长的打制石器的劳动,创造了节奏和演奏节奏的打击乐器。它在大型的群众性原始歌舞中起统一指挥作用,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后世在中国作为打击乐器的石器发展为石磐,这种以打击乐器来指挥乐队的传统一直延续到今天。
      中国和世界各国原始人民都有图腾崇拜这种原始宗教形式,图腾既是崇拜对象,又被当作氏族的标记或名称。舜命夔所教的胃子是以图腾为名的各氏族的首领的嫡长子,“百兽”是以动物为名的中国众多氏族的总称,胄子就是“百兽”。他们装扮成动物或模仿动物的姿态依照夔敲击大小不一的石磐所发出的高低强弱快慢不同的打击乐音率相而舞,这该是多么盛大隆重的乐舞!
      原始社会诗、乐、舞一体,胄子们参加这样的图腾舞,受到政治、军事、文学、音乐、舞蹈方面的教育,他们既是演员,又是学生,从这个意义上说,夔还是中国最早的教育家。
      《吕氏春秋》所记涂山氏之女所作的“候人歌”仅有“候人兮猗”一句,而只有“候人”二字有实意。这便是音乐的萌芽,是一种孕而未化的语言。
      (2)夏商时期
      

第138章 柳贯指点卷珠帘[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