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13章 秋风清兮秋月明[1/2页]

一点芳心两处开 谁家翁媪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一】《茅屋为秋风所破歌》[1]杜甫.诗
      八月秋高风怒号,
      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
      高者挂?长林梢,
      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弱]无力,
      忍能对面为盗贼,
      公然抱茅入竹去。
      唇焦口燥呼不得,
      归来倚杖自叹息。
      瑟瑟的秋风,卷走了纪绪茅草屋上的茅草。
      那茅草随处飘荡——飘过了浣花溪,飘散在江对岸;飞得高的缠绕在高高的树梢上,飞得低的飘飘洒洒地沉落到洼池和塘凹。
      南村的一群孩童,欺负纪绪病弱无力。
      竟当着他的面,像小“强盗”般的,毫无忌惮地抢走他屋上飘下来的茅草,嘴里一边喊着“小白毛”,一边抱着茅草跑进了竹林。
      纪绪高烧不退,站都站不稳。他立在院子里,有气无力地呵斥着他们。
      可是,小孩们根本不听。
      纪绪便拿着木棍去追赶吓唬他们。他们便跑得更远了,还不时的回过头来逗弄他。纪绪无奈地叹了口气,摇摇头拄着棍子往回走。回到了自己破草屋,瘫坐在床上,接着叹息……
      风渐渐地停了,乌云像黑布一样遮盖了整个的天空,使仲秋的傍晚显得更加地迷茫和昏暗。
      片刻间,瓢泼的大雨便从空中倾泻下来。
      床头上的屋顶漏得像一挂挂珠帘,屋里没一处干松的地方。床脚处的漏雨尤其大,像粗麻线一样嘀嘀嗒嗒地扯连不断。
      纪绪床上的被褥也是别人施舍给他的,别人已经盖了好多年。已是又冷又硬,像铁板似的。纪绪睡觉姿势又不好,没几天就把被子给蹬破了。
      自从家里遭难以来,纪绪就没有睡过一个安稳觉。
      他望着窗外的秋雨,不禁长叹起来:“长夜漫漫,屋漏床湿,你让我怎么能挨到天亮……嗨!什么时候,才能住上宽敞高大的房子,让我也有个安温读书的地方……”
      【二】《三五七言.秋风词上阕》李白.诗
      秋风清,秋月明,
      落叶聚还散,
      寒鸦[2]栖复惊。
      相思相见知何日?
      此时此夜难为情!
      这样的雨夜,搅得苏小雅也没了睡意。
      这一顿“忽雷闪”的,把苏小雅吓得赶紧下了床,去把婉儿拉到自己的床上抱着一起壮胆。
      婉儿是苏小雅的母亲赵语蓉,花了四两银子买来和小雅作伴的小丫鬟。
      不知何时,月亮却遮遮掩掩地出来了,显得深夜更加地清冷。
      小雅望着天空中那轮正在偷看她的、带着忧郁眼神的暗月,就像那个忧郁的人在用怜悯的眼神看着她一样——
      纪绪可好几天没来浣花溪了。
      上次见到他,还是来送油壁小香车的时候。那是纪绪亲自弄来木料,亲手为其打造的一辆小巧灵便的马车。
      这架车,顶棚是可以升降的;晴天时,可以当敞篷车用;说是香车,是因为车的四周设计了可以放置鲜花的槽;拉车的漂亮小红马,是纪绪花了给歌妓写歌词挣来的二十两银子买来的。
      小雅心想:纪绪对自己这么用心,定是心里有我……这寒风秋雨的夜里,不知他在干什么?这一夜的煎熬,她已经抑制不住想见他的冲动。
      【三】《三五七言.秋风词下阙》佚名.诗
      [据《梅庵琴谱》所述下阙非李白所作]
      入我相思门,
      知我相思苦。
      长相思兮长相忆,
      短相思兮无穷极。
      早知如此绊人心,
      何如当初莫相识。
      清晨,秋风又起。吹起的叶子聚在一起在空中打了几个转,又随着风儿随处离散了。
      栖息在树上的老鸦也被这阵乱风搅醒了,它呱呱的骂了两句,便倒头又睡去。
      苏小雅草草地吃过早饭,便带着婉儿坐着油壁香车来到了纪绪的老屋。
      见纪绪病得不轻,便赶紧把他扶上了马车,准备带回家里调养。
      婉儿在前排赶着马车,小雅坐在后排抱着纪绪。
      纪绪没话找话地问道:“喜欢吗?”
      小雅道:“喜欢什么?”
 

第113章 秋风清兮秋月明[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