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0章 夕阳谁唤下楼梯[1/2页]

一点芳心两处开 谁家翁媪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一】《落花时.夕阳谁唤下楼梯》纳兰性德.词
      夕阳谁唤下楼梯,一握香荑。
      回头忍笑阶前立,
      总无语,也依依。
      笺书直恁无凭据,休说相思。
      劝伊好向红窗醉,
      须莫及,落花时。
      因为木儿的失信,苏小雅无精打采地倚在窗边……突然发现,木儿向这边走来,脸上立刻露出了笑意。
      她来到梳妆台前,慌忙涂了涂口红,整理了一下衣衫,匆匆忙忙就往楼下跑。
      发现婉儿正在花园里采“斗草”用的荑草,便连忙地从她手里抢了过来,又急忙跑回楼梯口,站好。
      她回头不停地张望,急切地等着木儿的进门,强忍着满脸的笑意……
      木儿随语蓉斜穿竹径,曲绕松柳,转入阶前。乍一照面,四目相视,两人都暗含情意。
      “是谁把她从楼上唤出?手里还握着一把香草。”母亲心里纳闷。
      此时,夕阳洒落在她的身上。她的手指,白嫩如荑,尤其是为七夕节染的“蓝指甲”[1],更是异常地娇美。她就那样默默地站着,小脸上装出生气的模样,眼睛里却洋溢着炽爱的光芒。
      小雅终于开口了,故意娇嗔道:“书信中的期约竟如此不足凭信,你误期爽约……千万不要说‘想我哟~”
      看到木儿摸不着头脑,慌乱着急的样子,小雅心里又不落忍,主动下了台阶,拉着木儿的手往楼上走,以俏皮的口吻来抚慰木儿,“我是让你抓紧时间来看我的‘镜阁。这时的夕阳,透过那‘小圆窗像月亮一般好看。待会太阳落山了,就耽误了好光景。”
      小雅竟带着木儿来到了闺房。
      【二】《水痕不动秋容净》苏小小.诗
      水痕不动秋容净,
      花影斜垂春色拖。
      夜夜常留明月照,
      朝朝消受白云磨。
      小雅喜欢灯笼花[2],有一盆吊钟海棠吊入镜阁,散发出淡淡的清香;墙上挂着几幅诗词,笔迹隽秀清丽,文雅之极。
      木儿念到“夜夜常留明月照,朝朝消受白云磨”时,不禁叫好,心里的爱慕竟让那份芥蒂消失得一干二净。心想:此生若能与小雅相伴白头,是何等的幸事!便随口应对了一句“满身月露清凉气,并作映日一喷香。”
      两人坐于窗边,共赏美景流年,言谈之间发现彼此心有灵犀,形如前世的故人,仿佛茫茫人海等待的就是彼此。
      木儿原本就是风流才子,再加上打小又从师于江南名儒吴直方[3]。面对此情此景,借着酒意,随口吟出了不少佳句。
      小雅更是喜欢的不得了,停杯抚琴,曲调悠扬缠绵,传递着眷恋之情。
      【三】《击鼓其三》[4]诗经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这些年来,语蓉在探花巷的经历,懂得了许多男女之情。有些情分短似朝露,薄如浮云,她要赶紧告诉小雅让她明白……
      语蓉让婉儿换出了小雅,对她说:“木儿是相国之后,雅儿,你要当心啊!”
      但小雅却偏偏对木儿心存幻想,“这等才人,若是能得他垂怜,即做妾室也无妨。”
      “雅儿可不要犯傻,这等家庭一般是诗书传家,最讲究‘门当户对,他既是相国之后,我们身为青楼人家,此生又何能相守?眼前他虽待你亲厚,又怎知长久呢?”这豪门之家能否容纳青楼之身,语蓉是不敢奢望。
      语蓉又让婉儿把木儿叫到客厅,当着小雅的面问木儿:“木公子,想必离了此间,此心也不会在我家姑娘身上了吧?”语蓉的突然发问,木儿有点摸不着头脑。
      小雅赶紧说:“我母亲的意思是说,你是相国公子,我是青楼歌妓,不知你是否真心对我?”
      木儿急得面红耳赤,指着院子里的松树说:“青松作证,木儿愿与小雅姑娘同生共死!”他急切而真挚的模样,语蓉虽久历风尘,终究也看不出是真是假。
      无论真情假意,小雅心里都已相信他了。她激动地握着木儿的手,轻声说道:“妾愿与郎君,在松柏下,永结同心!”
      木儿还没有反应过来,母亲却被吓了一跳,扯着小雅的袖子走向一边,“姑娘家家的,你为何如此不矜持?”
      “呃?”
      “哪有一见男人面就要结同心的?”
      “为什么~不可以?”
      “他会把你当成坏女人的!”

第10章 夕阳谁唤下楼梯[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