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二百六十四章 诗会(二更)[1/2页]

姑娘今生不行善 春梦关情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晋和帝传召赵禹两兄弟入福宁,连李福都没叫在近旁当差服侍。
      正殿宝座上空空,李福引着人进了殿,兄弟两个对视一回,纷纷侧目去看李福。
      李福朝着东次间使了个眼色,并没有再头前引路或是跟上,反倒掖着手猫着腰,一路退到了殿外去守着。
      赵禹几不可闻叹了口气,提步过去,赵行自然跟在他身后。
      晋和帝盘腿坐在罗汉床上,四面的围板只拆去了一面而已。
      东墙上的月窗支开了大半,窗前放了一碰玉兰花。
      微风拂来,清风徐徐,带得花香入殿中。
      玉兰香气清甜不腻,最叫人舒心的。
      赵行抿唇。
      玉兰不是中宫所爱。
      从前福宁殿内置放的多是芍药与梅花。
      如今倒不见那些。
      赵禹的心思不在这上头,同晋和帝请安见过礼,看身后弟弟没什么反应,轻扯了他一把:“走什么神?”
      晋和帝顺着赵行目光望去,唇角上扬:“那是早上贞妃吩咐花房送来的。花房的奴才当值用心,近来玉兰培植的不错,贞妃宫里每天都换新的,她觉着这个香气舒心,便打发人送到了福宁殿来,朕也觉得不错。
      可见人只要肯上心,是什么都能做好的。”
      赵禹这才多看了那盆玉兰两眼。
      赵行反而收回了视线:“贞妃娘娘一向体贴。”
      本是顺着晋和帝恭维两句的话而已,也没多想别的。
      倒是晋和帝后头的那句,意味更深长。
      晋和帝挑眉叫兄弟两个坐着说话,点着自己手背,问赵行:“朕否了你改行兵马制的奏请,心里不憋闷?”
      赵行摇头说不会:“这是国政,不是儿臣一人心意可定。儿臣入兵部历练,翻阅旧档,查看各地兵制,也只是找出不妥的地方,寻出错处,尽可能的纠正过来。
      但也并不是说儿臣所想便都是对的。
      兵部那么多的大人,哪个不比儿臣经验老道?
      顾大人为枢密使,掌管枢密院,眼光更是老辣的。
      儿臣是班门弄斧,诸位大人不看儿臣笑话罢了。
      如今连沛国公都说不适宜改行兵马制,自然有国公爷的道理。
      可见儿臣先前奏请,很是小孩子家胡闹。
      也怪不得兵部韦尚书那样极力反对。”
      赵禹斜着眼风扫了他一眼。
      晋和帝愣了须臾后反而噗嗤一声笑出来:“怎么现在进了部中当差,叫你去学本事,你就学了那些人的阴阳怪气呢?
      这来了福宁殿,在朕和你大兄跟前,说个话也含沙射影的。
      这毛病可不能学。”
      赵禹也笑了:“他是心气儿不顺,跟父皇置气呢。
      等过些日子南苑都护府设立起来,他也就不放在心上了。
      如今还是为着韦尚书挤兑了他这些天,又说他年轻不知所谓,又说他还有得历练。
      年轻人血气方刚,哪里听得了这个?
      您别看他是个最和善的样儿,仿佛是极好说话的一个人,骨子里那个

第二百六十四章 诗会(二更)[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