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三百四十七章 微服私访[1/2页]

姑娘今生不行善 春梦关情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会稽郡现如今是两件事。
      赈灾,查案。
      这两样哪一桩都耽误不得。
      朝廷加紧办,别的章程一概都好拟定,就连赈灾都是有定例的。
      虽说会稽雪灾是百年不遇,但按照别的地方从前有过的记载,也都有定例可循。
      难的就是这个主事之人。
      晋和帝不想让赵行去,怕他年轻历练不够,去了会稽镇不住,也查不清楚。
      他知道昌平郡王这么多年都是明哲保身,扮猪吃虎而已,这种时候把他派出去最合适不过。
      只是贸贸然要启用他,又怕朝野上下议论纷纷。
      而所谓朝中重臣,那是肯定只能从旁辅佐,不能为主事之人的,否则会稽学子必定不认。
      就这么着纠结了有两天,拨往会稽的慰抚款都已经启程,以姜元瞻为主帅,从西郊大营点了人马,另有五百禁军随军压阵,一路昼夜兼程,往会稽赈灾而去。
      但是姜元瞻此行只是负责押送赈灾的慰抚款和在盛京筹措的粮食,会稽周边各地调拨的粮食也会在这几日先送过去应急。
      于军中他是没有干预之权的。
      所以还是得尽快定下主理此案之人才好。
      “臣以为,蜀王殿下虽然年轻,却老成持重,这半年以来又在兵部历练得当,堪当此任。”
      “臣附议。”
      兵部和吏部说这种话,那也不顶什么用。
      刑部和户部的不吭声,好像也没什么意义。
      姜护站在那儿,缜着脸,更是一言不发。
      还是赵禹皱了皱眉,往殿中横跨出来两步:“父皇,此事宜早不宜迟。押送大军已经启程了快两天,朝中还没定下派往会稽主审此案的人,如此拖延下去,于会稽形势更加无益。
      儿臣以为,二郎确实堪当此任,再好好选出几个得力的人从旁辅佐,并不是不行。
      刑部那么多的人,吏部户部也一样,难道还选不出二三十人与二郎一道往会稽去吗?
      就算二郎果真不堪,但他有亲王的身份摆在那儿,哪怕是放他去坐镇会稽,安抚学子们的情绪,也尽够了的!”
      他一面说着,又抱拳拱着手拜了一礼下去:“儿臣还有两个人选,可以举荐给父皇。”
      晋和帝知道他这些天也为了会稽的案子焦头烂额,便问他:“哪两个人选?”
      “昌平郡王府的赵然,和袁道熙。”
      赵禹说着直起身来:“赵然是郡王府的世子,皇叔常年不理外面的事,可赵然年岁渐长,也总要历练,又有宗亲皇族的身份,随行二郎左右,或能帮着出谋划策,即便不能,陪二郎坐镇会稽郡中也是他身为宗亲的担当和责任。
      至于袁子明——他是自幼熟读兵书之人,兵法谋略未必输人,才干出众更是众人皆知的事。
      底下办差的固然要好好挑选,可跟在二郎身边出谋划策帮着做主拿主意的,更马虎不得。”
      他确实很会选人。
      昌平郡王府的世子爷,就算没有赵行,赵然一个人带着人去会稽都够用的。
      叫他跟赵行一同去,那彰显的是朝廷对会稽学子暴乱案的重视。
      而袁道熙嘛。
      他若不是个争气的,晋和帝也不会看得上他。
第三百四十七章 微服私访[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