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二九章 扩军备战[1/2页]

民国1912 白面小生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袁世凯和杨威的首肯,政治局正式成立,原统率办事的成员自动加入政治局,排名如袁世凯所说,依次是袁世凯、杨威、熊希龄、孙宝琦、梁启超、黎元洪、段瑞、刘冠雄。
      可怜段瑞费了那么大劲想捞到个第三的位置也落了空,虽然他心里认为自己或许比不上熊希龄,和黎元洪相差无几,但怎么也比孙宝琦、梁启超之流位置高得多,但结果一出来傻了眼,也让大家看了个笑话,他还不识趣的到袁世凯那儿求教一番,结果被袁世凯软硬兼施的一通说,先说这排名不是按照资历来的,而是按照位置来的,陆军部的作用虽然很重要,但在法理上是和财政部、工商部平级的。然后又批评他不以大局为重,长此以往,朝中纪律都会被他搞乱。
      虽然段瑞心中不服,但还是老老实实的退了回来,对于袁世凯,他还没有反抗的胆量和本钱。
      杨威回国,一应改革事宜迅速加快步伐,他将扩兵事宜交给陆军部去做;将新式武器的生产配备和远程无线电、重型卡车等的生产交给装备部和后勤部去做;将工矿项目的开发等交给工商部去做;将统一财政和货币的工作交给财政部去做。
      而他自己则一心扑在了总参谋部的工作上。这些日子以来,他有一半的时间是在总参谋部度过的,具体的事情他不过问,只是在办公室中一坐。拿起军用地图和各地的资料一看就是半天。
      本来黎元洪是不精于本职业务地,也不每天到总参谋部上班。可如今副总统在那儿一坐,所有人不得不拿出十分的精神来。
      根据杨威在火车上交待地几项任务,黎元洪踏下心来去做,第一件就是丰富总参谋部的人员组织,从各地选调既有专业知识又有实际经验的军官,最喜欢的就是有国外军事院校留学经验然后又在军队里边摸爬滚打起来的人,如果按照这个标准。德国留学高材生段瑞就是榜样,而乡下土豹子曹就不够格。并不是说曹打仗就比不上段瑞,而是总参谋部的工作实在特殊,只能打是不够的,而且还必须有精深地理论知识。
      为此杨威还特地发文到各军,命令他们配合中央的工作,如有抽调。各地长官不可扣住不放;同时他还从保定军官学校和中原陆军军官学校选拔一批刚毕业地尖子到参谋部实习担任最底层的作战参谋。
      紧接着这帮人就在黎元洪的带领下到山东和内蒙实地考察详情,由于外蒙现今处于实际的自治地位。所以到外蒙考察的计划只能作罢。
      之后就连续搞了几次军事演习,调动北方六个省的兵力演练了一遍山东保卫战和蒙古进攻战。
      这几次演习。杨威是亲自到现场督察地。暴露出来的问题一大堆,但是取得地成果也很多。
      民国三年六月的一天。天气已经渐渐热了起来,杨威穿着单衫在黎元洪地办公室中转来转去,而黎元洪则在一旁老老实实地陪着。
      只要杨威到总参谋部来,这间办公室就会被他霸占,黎元洪要么在客座上相陪要么出去办事,此时的他经过这么些日子地共处,已经渐渐打消了对杨威的抵触心理,越来越把他真正的当做顶头上司了。
      “黎总长,这段时间我们的工作还算不错,虽然暴露出士兵素质普遍低下、军官理论知识不够、装备非常落后等等弱点,但是也取得了非常大的成绩,比如我们已经实现每人一条枪,团级配备无线电台,野地行军速度日均七十五公里等等,我对此很满意,要在全军
      奖总参谋部的工作!”
      黎元洪乐开了花,就任以来他还从

第一二九章 扩军备战[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