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校每年都会面向部队招收学生的,但招生的最低要求也得是士官,普通士兵是没有这个机会的。
刘卫民也不负领导的希望,努力了两个月后,考上了辽省的一所军校,只不过可惜的是专科。不过这也不错了,他高中毕业都好多年了,两个月的努力就有这个成绩,还算可以!读完军校后再回部队,等级会有所提高,并且对以后的晋升路有很大的帮助。
世事无常,刘卫民在大学期间,与同在辽省上大学的张兰,相知、相识、相恋了。张兰的学校是师范大学,本科。俩人是通过寝室同学认识的,张兰寝室的一个室友和刘卫民的室友是一个地方的。
有了牵绊后,两个人彼此都不想分开,在张兰不舍的泪水攻击下,刘卫民最后妥协了,他决定转业,跟张兰好好过日子。
在领导的惋惜中,他转业回到了老家县城。刚开始时只在公安局里担任巡警大队长,在有一次执勤的时候,他利用大学时所学的《犯罪心理学》,成功跟踪一个形色可疑的人,踩点到了一个拐卖妇女儿童团伙的一个落脚点。后来当地公安局立马向上级汇报,并联合多省,成功将该团伙捉拿归案。
原县公安局副局长,因着这次事件调离晋升,刘卫民也因为发现犯罪份子立功,和在后来联合办案过程中表现优异,破格升任了副局长。
张兰毕业后,没有留在大城市,毅然决然的投奔了刘卫民,工作定下后,俩个人就谈婚论嫁了……
“你们家就这一个姑娘吗?”黄洪亮妈妈见其他人离她都很远,就依窗看风景的刘卫民比较近,忍不住就又找他攀谈上了。
刘卫民之所以没有坐下,而是找窗户看风景,那是因为这幼儿园的小板凳实在是太小了,他一米八多的大个子,窝在小板凳上实在是比站着都累。
看黄妈找自己攀谈,他也无所谓,他是警察,反而乐意与各色人聊天。平时办案审讯,走访查案,调解纠纷,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他也会在交流中抓住要点信息,然后根据信息来推测案情和发现是否有犯罪行为的存在。
“对啊,我家就这一个姑娘!”刘卫民道。
黄洪亮妈妈立马一副自豪的样子说道:“我家也一个孩子,不过我家的是个儿子!看你挺年轻的,怎么不再生个儿子?”
刘卫民笑笑:“姑娘就挺好,有这一个就够了。”
“嗨!你可别听那些个标语了,还什么‘女儿也是传后人,丫头片子早晚都得嫁人,将来还是得儿子给养老,再者,这儿子将来给你生的孙子,那是跟你姓!那姑娘行吗?将来生的孩子不仅不跟你姓,还得管你叫外公!你听听这称呼,外公外公,这就是把你当外人,人自家的才是亲爷爷~”黄妈越说越激动,手上比比划划的,香肠嘴跟个喷壶一样,刘卫民那么好的定力,此时也不得不隐晦的往后退一步。
这爱说话的人嘴唇薄不是没有原因的,像黄妈这样的厚嘴唇,说起话来那真是口角流沫,唾沫横飞……
这个年代城乡到处都能看到计划生育的标识牌,一些乡镇甚至就直接印刷在房子的墙面上,例如:
少生优生,靓丽人生;
 
第13章 过前世羡慕的生活13[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