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三人今天坐着曹大爷的车,往镇子上赶。
      今天不是包车,车上还有几个同村的乡亲。
      “迟老二,你这是带着媳妇闺女去镇子上啊,可好久没看到你了。”一个迟家本家婶子主动跟迟康闲聊。
      “婶子,是三个多月没出门了。我这腿摔得特别狠,大腿胫骨断了,这不休息了三个月,今天去镇子上看大夫。大夫前几日跟我说,让我今天去拆夹板,也就是差不多彻底好了。”
      “迟老二,你可是种田的好把式,要真的不能种地了真的可惜。这下子刚要春播,你腿就要好了,真的是老天有眼,没耽误地里的事情。”
      “谢谢婶子这么说,也是幸运。”
      “迟老二家的,你可养了个好闺女,这就是潇潇吧?差点没认不出来。皮肤白了,这个头也长高了,以后跟你一样,也是个漂亮的。”
      迟潇潇听了心里美滋滋的,就是说嘛,她变白了,她娘非要说她黑了。
      柳氏听了也是心里美滋滋的,“婶子,这潇潇最近老往大山里跑,没有白多少,要是不跑山了,指望她白一点。倒是长高了,希望以后能比我高。”
      柳氏最近心里一直很舒畅。自己当家的马上恢复了,自己女儿给村里办了大好事。
      她走到哪里,别人都会主动跟她打招呼,乡亲们对她更加友好。哪里有当娘的不喜欢人家说她闺女好的。
      一路上闲聊,迟潇潇了解到,村里把莲藕和板栗全分下去了,让村民们自己保管好。村里的人,可以选择自己当粮食,也可以卖掉换别的嚼用。
      平均下来,一个人有近一百斤的物资,再加上采点野菜,不说吃的好,至少不会饿死。吃一两个月肯定没问题。
      马上春笋要拱出来了,已经在召集人统一采收了。据说,以后每隔十天左右,每人还能分到一两斤鱼,以前可是一年到头不一定能吃到荤的。
      很多物资都按人头分,有一个算一个,刚生下来的也算。好多家高兴的不得了,都想多生几个。现在生男生女都一样。
      迟潇潇想着,拜托你们别再生了,我压力可大了。灾年,还是少生几个孩子来到世界少受点罪,年份好,你们正常生就好。女人可顶半边天啊。
      很多媳妇子也在庆幸,自己嫁到这崖湾村沾了光。就连咱崖湾村的年轻小伙,说亲也更加容易了。很多别的村的姑娘,都在托人打听咱村里的适龄小伙。
      迟潇潇想,这可以有,解决了光棍的问题,多一个人多一份力量。
      村里壮劳力,为了能当上队员,争先恐后。一边春耕翻地平地,一边挖池塘做蓄水池,有井的人家,有人专门上门深挖清淤。为了挣工分,都是比着干,热火朝天。
      迟康夫妇美滋滋的听着这些话,这些好事都是自己闺女带给大家的。
      迟潇潇第一次觉得坐牛车没那么慢了,不知不觉就到镇子上了。
      果然八卦有理,哪里有不爱八卦的人,只不过自己平时太忙了,没什么功夫跟人家闲扯。
      到了东市口,村民都下了。
      曹大爷

第41章 浓缩烧酒[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