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摄像头要配备电视机使用,几个电视机生厂厂家还特地找上了陈实,跟他达成了合作。
陈实还为这个配套设计起了一个新的名字——监控器。
伴随着监控器的大量发行,香江的犯罪率都降低了不少。
为此相安民还给陈实颁发了优秀厂家的荣誉头衔。
在短短的几个月内,陈实成功的从一个名不经传的小人物,成为了香江有名的优秀企业家。
因为监控器厂的诞生,移动电话的热销,陈实开始频繁应对各种应酬。
根本就不需要他去特别的营销,外地的各种厂商纷纷涌入香江,主动想要跟他搭上线,想要达成合作。
因为监控器厂的诞生源于意外,之前并没有这方面的准备,陈实连个能拉出来帮自己的人都找不到。
再又一轮的应酬之后,陈实终是扛不住了,决心自己该找一些帮手了。
因为老家跟大学合作的项目,确实给各个厂子饭店解决了很大的用人问题。
所以陈实很快将目光放在了大学里。
但是香江和老家不同,老家偏重于农业,农业副产品,香江的重心在电子产业。
这就代表了两边企业需要接触的阶层不同,也就对工作人员能力的要求不同。
他需要,有足够的有能力的人手帮自己管理厂子,甚至说随着以后企业的继续发展,能够跟得上发展脚步的人。
如此一来,在选择人员方面就要更严格一些了。
为了能够挑选到自己最符合自己要求的人选,陈实想到了一个故事。
说是有一个企业家为人心善,一直资助着一些贫困的学生,承担他们的学费之外还提供生活费。
在他整个自助过程中,他确实受到了不少人的感激,收到了很多人的来信。
直到他突然查出重病,经过一系列治疗之后,已经无力再去承担资助费用。
他怕自己资助的那些学生担心自己,所以隐瞒了自己生病的事情。
然而,一段时间后,他依旧收到了很多学生的信件。
只是在没有了资金的支持下,大部分学生写信来是质问他、骂他甚至直接给他要钱的。
看到这些信件的内容,她所承受的打击比重病带来的打击还要沉重百倍。
所幸在众多的信件中,还是又寥寥几封带来的是关心询问,一如既往的感恩。
最后事实证明,那廖廖几个写来感谢信的学生,都很成功,并没有辜负他的期望,成为了善良切对社会有用的人。
陈实决定自己需要的就是这种懂得感恩的人。
首先,他们知道资助来之不易,会好好珍惜,能够更加用心的学习。
其次,怀着一颗感恩的心,之后为自己做事也能更加用心。
哪怕没有来帮自己做事,至少到了社会上也是一个有用的人。
打定主意,陈实很快联系了香江的几家大学。
因为陈实现在已经是知名人物,接到了他的联系,几家大学都很快派人跟他见面。
第379章 慈善家[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