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已停,屋檐庭院,月胧明,夜深深,齐王府内一处院子里灯火通明,屋子外丫鬟宫人站了一片,窃窃私语,议论纷纷,寒风中似在焦急等待。
“雨妃临产,这几日闹腾的厉害,听说就在今日,稳婆一早就来到了,到现在还未见动静,怕是又要到明天,难道今天又要白忙活了。”
“慎言,雨妃临产,是天大的喜事,我等这里只要小心伺候,万不可出现任何插翅。”
“谁说不是呢,雨妃深得王爷喜爱,连带着我们也跟着享福,你们看看其他的王妃,哪一个有咱们雨妃得宠,咱们小心些总没有错,等着小王爷出生,有咱们的好日子。”
宫女太监们,正七嘴八舌的讨论着,突然听到屋里传出一声嘹亮的啼哭,一个小丫鬟便欢天喜地的跑了出来。
“生了生了,雨妃诞下了小王爷,快去告诉王爷,快去!”
底下的一个心思活络的小太监,一听这话,就立刻领命,朝着齐王那主卧方向就立马奔去,生怕别人跟他抢功似的,一溜烟就不见了踪影。却是到了房门外,只见房间灯昏地暗,隐约有人走动,小太监还以为是王爷没有睡下,就大声呼喊,报告喜讯。只是让他万分没有想到的是,自己这马屁一下子就拍到了铁板上。
“哪里来的的大胆奴才,大呼小叫,成何体统!”齐王妃从房间内走出,正要叫人前来拿下,那太监也是被猪油蒙了心,见利忘死,听到齐王妃厉声责骂,立马想起齐王重伤之事,赶紧磕头不止。
“小的知错,王妃饶命,雨妃诞子,小人领命来报,一时失了分寸,还望王妃赎罪,饶了小的。”这小太监,年纪轻轻,心思倒也活络,声音虽低,却也是可以清晰地传入屋内。
齐王伤势虽重,神思恍惚,但心却总是牵挂着雨妃那里,在听到“雨妃诞子”四字后,眼皮更是挣扎着欲要睁开,细微的呼吸变得粗重,此时深夜清寂,门外不远,清晰可闻,王妃也顾不得那跪在地上的太监,转身就朝屋里走去。
满眼深情望何处,笑容书尽万千语。世有几人了忘身,定是盈盈见如故。眼里有爱,心中有情,此刻齐王是幸福的,这一切,齐王妃都看在眼里,心有嫉妒,也有叹息,眼前人是意中人,却如梦中人。
齐王妃陪伴齐王多年,深知自家男人的脾性,且知书达礼,自有名门闺秀的一番做派。眼下别了齐王,随着那小太监去往雨妃住所。
齐王妃这前脚刚走,却见一个黑衣鬼面之人,几闪之下就出现在了齐王的屋内,冷冷的看着静躺着的齐王,目光如霜,如果眼睛可以杀人,那他的双眼就是杀人之眼,默不作声,一片安静,空气凝滞,似坠深渊。
“你来了!”齐王艰难的一字一字开口,费了好大力气才说完,安静地等着,时间仿佛凝固。
“今日朝堂之上,群情激愤,那历来主和的李瀚竟然罕见的上书力请陛下开战,朝臣众口一词,皆是请战之声,又兼昨晚行刺之事,有人推波助澜,吴帝已经颁旨,昭告天下,准备倾全国之力,与燕国开战。”那黑衣鬼面之人低声说着便从怀里取出一道檄文。
“燕人背信弃义,嗜血成性,狼豺心智,鲜有廉耻。举不义之师犯我河山,更行卑劣之事行刺亲王,多行不义,天必罚之。朕欲御驾亲征,兴百万正义之师,诛猖獗之寇,灭尽不义!今与燕一战,关乎生死,昭告天下,凡我吴国之人,皆可投军从戎,凡有功者,皆可列土封疆,旨到之处,天下群雄共听之。”
“刺杀之人,确是燕人所为,但并非三月内到京者,三月内皆可查,然他们蛰伏已久,一切痕迹都被抹去。这些人除死者外,余下之人连夜逃离帝京宿安,在城外被围时皆服毒而死,暂时难以找出他们的关系网,想要查出真相还需时间。”
“你怎么看?”齐王仔细地听着,他在清醒之后就已经想到,这刺杀时机却也巧合,若不是那杀手要至他死地,他甚至都怀疑这是吴帝自导自演的苦肉计,但显然不是这样的。
“蛰伏如此之久的
第2章 小九辛如初[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