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87章 闯三关[1/2页]

心如初时 盛小北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龙城的桐阁,坐落在朱雀大街上,实为城中最繁华地,原因无他,此地乃龙青衣拍得,盖了三进大院后赠与其兄龙青云,是为桐阁。
      每一进院子都连着一个大堂,两座偏殿,虽说是偏殿,却是比大堂还要大,作讲学之用。
      原本此日并非桐阁招收学徒的日期,无奈耶律楚楚一直苦苦哀求他的老师子墨,这才有了此次加试,因为是加试,所以要比平时更难,有三关要闯,每一进大堂,则须闯过一关。
      小九和盛?二人如约而至,他俩要一起携手同行,只看谁能笑到最后了。
      三关者,考验一个人的品行、格局和才情,由易到难,第一关是考才情,监考者是一个书童打扮的人,十二三岁的样子,题目是以家国为题,写一篇文章,诗词歌赋,题材不限,时间一炷香,超时未作出者,是为不合格。
      小九眉头一皱,便开始构思起来,以家国为题的诗,他倒是没有写过,不过没吃过猪肉,那也是见过猪跑的,家国天下一类的诗词他倒是读过不少。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拂拭腰间,吹毛剑在,不斩楼兰心不平。”
      小九心想这楼兰原本只是一个镇子般大小的弹丸之地,这是得罪谁了,看看把古人都气成啥了,非得灭了它而后快,灭一边还不过瘾,还需要鞭尸,反复蹂躏才行。
      转念一想,既然古人都这么喜欢干楼兰,自己也跟着干他丫的,应该也没问题,于是提笔写到:
      “楼兰尚在恨未休,不学李广觅封侯。
      一封朝奏长安计,二十少年何所求?”
      盛?此时也已经写好了,只见纸上写到:
      “钟鸣鼎食小康家,家家藏粟三千钟。
      流脂白米连年余,鸡鸭鱼肉用不穷。
      愿得人间无战事,邻国相通互有无。
      此生不悔为此志,亦为心安睡不足。”
      少年看了眼二人的诗作,并没有做出评价,而是将纸张送入更里边的大堂,过了很久才重新拿了出来,告诉二人,第一关已过。
      小九和盛?来到第二进大堂,此处环境明显较前堂更为幽静,绿植盈堂,有数朵花香,堂前词藻笔墨壮观,文章斐然,有前人楹联书其上,道是:
      “座上珠玑昭日月,堂前黼黻焕烟霞。”
      此地的考官,小九和盛?都见过,正是燕帝第五子,信王龙进。
      第二关考验的是心胸与格局,题目是:民为邦本,要求写一篇议论文,字数不限,时间仍是一炷香。
      小九提笔就写,文不加点,一气呵成,写道:
      “孟子曰:民为重,君为轻,社稷次之。国之所以为国,非其地之广也,地广而寡民,则无人耕之,亦为荒地也,荒地无所出,则上无所收,无所收则不可养,不可养则何以为社稷耶?
      故曰,民为邦本,为上者不可不察也!”
      盛?则是从不同的角度来阐述的,他是商人,在商言商,胜过刀枪。只见他写道:
      “何为儒?人需也!何为商,供给人需也!
      儒者诲民以仁义,商者教民以利益,一来仓廪实而知礼节,二来知礼节则备仁义,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儒与商皆为民之一也,以小见大,则知民为邦本矣!”
      小九自然不知,所谓的闯三关只不过是走个过场,即便是没有耶律楚楚的帮助,盛?此时也已经用金钱打通了关系,所以与小九的专心对付相比,盛?则是一副云淡风轻的样子。
      来到第三关,此时第一关的书童,还有第二关的龙进也都来到了第三进大堂之中,恭立在一旁,堂下还有许多人侍立左右,皆是博冠危带,宽衣绣裳,显得无比庄严。
      此时,一名童颜鹤发模样,眼睛炯炯有神,个子不高,胡须很长的老头,坐在大堂的最上位,正是子墨。
      其左是裴迟,此人小九之前在农场里见过,五十岁左右,斑白的头发,极美的胡须,脸赤色而略黑,人送外号“赤面猴”。
      其右一人,正襟危坐,不苟言笑,那种严谨的神情,一看便知是位学术大家,殊不知这副水波不惊的面容下,竟然藏着一颗经天纬地的心,正是龙青云。
  &nbs

第87章 闯三关[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