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我们跳下火车才发现,已有不少当地的土著都纷纷跳了下去,列车安检员也不管不问,应该是大家都习以为常了。
我们追上了老头,老头和我们说他叫拉玛,在“畲族”上,是重感情的意思。拉玛帮着我们拿起一个背包,向山间进发。
山路上古木参天、荆棘丛生,随处可见不知名的虫子,到处爬行。拉玛让我们把裤腿系好,这样可防蚊虫叮咬。
要说我国地大物博,我们今天算是见识了,先是从视觉苍白冰雪皑皑的北方一路向南,中间过了平坦的中部平原,田垄里埋脚的稻苗上挂着薄薄的雾霜,此刻又穿山越岭的经见了亚热带的原始森林地貌。
好不容易走了多半天,强子气喘吁吁的问拉玛,“拉玛老哥,你家这是藏在深山里啊,我怎么感觉越走越偏了。”
拉玛不置可否,微笑着对我们说,“不远了,前面就是,到了给你们做竹筒饭。”我和强子生在大山里,走这样的山路不觉得有多累,更何况还有各种不知名的草木,时刻引起我们的新奇,全当是旅游了。梁一清平时看似白白净净的,不像吃过苦头的样子,竟也一路紧跟着我们,没有掉队,反倒比强子还要精神。据她说,他爷爷在她还小的时候,就每天带着她跑步,就是来了北京也每天坚持晨练。
拉玛嘴上的就要到了,硬生生的又让我们翻山越岭的走了两个多小时。好在,我们看到不远处有一股袅袅炊烟升起,应该是到了拉玛家了。
待我们走进拉玛的小屋,我和强子被眼前一幕所吸引。拉玛的住宅怎么说吧,除了屋顶用了瓦片,其他都是木制。房屋走向也和我们北方的不一样,我们讲究正南正北,它们却是坐东向西,半面房子依山而建,半面悬空,绕楼的曲廊还配有栏杆,栏杆成s型设有靠椅,悬空出来的靠柱子支撑,也称之为脚,上面住人待客,下面饲养牲口。
吊脚楼前一条清澈的小溪,缓缓流过。小溪边一小男孩见拉玛回来了,“阿爷阿爷”的叫着,飞奔过来。穿着打扮和拉玛差不多,每处破洞,都缝着各种图案。
小男孩见了我们比较害羞,躲在拉玛的身后,还不时探出小脑袋,打量我们。梁一清从背包里掏出一包巧克力,送给小男孩,小男孩看了拉玛许可的眼神才收下。
拉玛把我们引上阁楼,中间为堂屋,设有圣灵的雕塑,人身蛇头的样子。
“拉玛老哥,你们信奉摩呼罗迦吗?”这是佛教传说中拥有蛇的神,是大莽蛇神,人身蛇的头,又称作地龙,是佛教神?的天龙八部之一。我是在上学时,看的一本图画册上这样描绘,便问了出来。
拉玛摇了摇头,表示听不懂,但大概也明白我的意思。他朝神像跪拜一番后,才起来告诉我。他们畲族是苗族的分支,除了信仰巫术,他们自己还特别崇信自己的民族英雄,吕嘉。圣灵的雕塑就是吕嘉的化身,时刻保护着这方水土的安危。
当我们再次听到吕嘉,大家在震惊之余,心中更加确信,这趟没有白来。随后拉玛就安排我们住下,让我们稍事休息,他做好饭之后
第34章 夜宿吊脚楼1[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