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77章 储银库(1)[1/2页]

王二白盗墓 江入隔年雪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在我和强子确定古树下面中空的时候,梁一清也走了过来,我们本来隔着就没多远,我和强子说的话,自然她也听得一清二楚。
      “梁教授,你知道这院中央,挖个深坑是什么意思,蓄水池?”
      古建筑都是有讲究的,尤其是中国传统古建筑以木、土为主料,承重依靠木梁,四梁八柱、铺砖上瓦、榫卯结构不用钉,这中间包含着以柔克刚的思维。
      我还真没有听过,在院子中间搞一个深坑,在掩埋起来。你说是藏人吧,这也太明目张胆了,这种深宅大院,哪找不到个犄角旮拉,非得在必经之处?
      梁一清找了根木棒,随机探了几个地方,看似随意,可从梁一清探的路线,我知道到这条地下空洞,是从假山处一直延伸过来的,或者是向假山延伸过去。
      梁一清的这种手法我听花爷讲过,盗墓经常用的洛阳铲,在确定墓室大体位置后。依照一定方位,一铲一铲打下去,带上来的土壤,可以准确的确定墓室规模。像花爷这种老江湖,甚至都能直接确定棺椁的方位。
      梁一清有此手法也是正常,说白了考古和盗墓大同小异。只不过一个是官方的,一个是民间的,现在办什么事,你没证件,都是违法的。
      要说手段,考古也都是和盗墓贼学的,只不过学了个皮毛,不然能把一个古墓全都掀开吗!
      “梁教授,咱要不要从地表破它个口,下去看看究竟有什么可隐藏的。”
      强子这就是破坏性的挖掘,这也怨不得他,我们在考古研究所时,这样大肆开挖,是家常便饭。
      梁一清指了指凸出的树根,“我想下面这个空间,是随着树根走的,要是实在找不到洞口,只能从这往下挖了。”
      这也许是梁一清最后的倔强了,她也只是学了点皮毛,让她画龙点睛,就有些为难她了。更何况,我们也没必要把时间浪费到这上面,反正也不会有人看到。
      我突发奇想刚才在城洞一闪而过的人影,会不会早就进了这地下暗道,不然我们明目张胆的点火,他不可能没有作为的。
      强子很是后悔,没有把冰川里的那把工兵铲带下来,要是有了它我们现在就方便多了。
      梁一清给我们简单的分了下工,我和强子负责从树根处往下挖,她再找一找入口,大家双管齐下,能节省不少时间。
      我和强子自然是没有意见,这种体力活,梁一清也帮不上什么忙忙,倒不如让她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也好发扬团队精神。
      强子四下找了一圈,也没有个工具,只好用他的九骨叠香伞,一点一点的撬开地面的青砖。其实这也没那么费力,树根早就把地砖顶了起来,我们徒手也能掀起来。
      只是下面是冻土,九骨叠香伞又不是那么趁手,最后强子想了个办法。在已经开槽的地方上,点一堆篝火,这样冻土就会消融,我们也借着这个间隙,再寻找个趁手的工具。
      我看着眼前这一幕,不由得想起我和强子第一次下墓,也是碰着冻土层,那时候好赖还有把铁锹。
      依着强子的意思是我们既然进了后院,索性就去屋子里面找找,谁家还不备着些下地的铁器呢。
      我白了他一眼,他那点小心思,是随时随刻都会浮现出来。要说是找工具,也应该是去前院,就算我们不知道有没有铁器,最起码的生活常识还是有的,你见过谁家搁着佣人不用,亲自下地的。
      再说了,这座地下古城,有没有人居住过还另外一说了。我是怎么看,都觉得这是人为建造的,可转念一想,谁会无聊透顶,修这么一座空城干嘛。
      强子没辙,只好

第77章 储银库(1)[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