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的秋季非常短暂,桂花落了没几天,就是秋风凌冽了,新生的各科期中考试也如约而至。按说大学里,期中考试可有可无,可为了体现这教育的连贯性,本学校决定,新生第一学年,所有必修课必须进行期中考试,当然考试的形式可以由各科老师自己决定。即闭卷开卷笔试面试口试都可以。
某甲不解问:面试和口试有区别吗?
某乙答曰:面试就是看相貌,相貌过得去,考试就大概能过,至于口试嘛,就不足为外人道了。
期中考试是残酷的,特别是黑风双煞之一举行的刑法总论的期中考试。仗着法学院的一点小名气,老师几乎都没怎么看那试卷上的答案,就让刘随安和赵震东过了。不过接下来的某公共课,就让人郁闷,那玩意,谁能理解了,就成圣人了;那书本,一般都是用来占座位用的;那老师,听说试题都从网上下载的!
于是,刘随安几个一合计,以法律人特有的敏锐直觉预测,本次考试,那老师也会从网上下载。可兄弟们猜不透到底会是哪道题目,虽然只有一道论述题,可网上类似的考题浩如烟海,怎么办呢?赶紧去问了一下那两位非常八卦的师兄,人家到底是学过逻辑啊,说了句话:这么没头没脑的瞎撞,还不如让人家自己撞上来呢。
又于是,几人借鉴前辈的经验,从老师的视角出发,自己出了一道这门课的论述题,把这题连同答案发到了网上。随后几日,刘随安几人不舍昼夜的在这论坛上顶贴,把这道题目牢牢的顶了上去。度娘被二套报批了后收敛了很多,自然排名也正常了很多。接下来,大家只有祈求这回佛祖不会被猴哥拉去嘘嘘了。
痛苦的某公共课的期中考试终于到来了,老师发下了张白纸,然后在多媒体幕布上显示了这次考的论述题题目。总共三道题目,三选一。
刘随安几个人的笔颤抖了,三题中的一题正是他们几个的杰作,这老师果然是度娘的拥泵,来老二居然得意忘形的狂笑起来。老师被吓得一跳,还以为这学生看了题目后发疯了,赵麻子赶紧解释说,来老二就这习惯,每次考试前都要狂笑一通,不信可以问问其他同学。老师询问的眼神放射出去,几个同学都很默契的点点头,毕竟大家都参与了顶贴的事情,还有一个说来老二的外号就是“沧海一声笑”,老师要是不信,可以去女生楼那边问一下,有名着呢!老师将信将疑,不过看来老二的样子,似乎真有点狂生的感觉,想想这年头的学生各式各样的都有,而且人家现在也安安静静的在答题了,没什么特别事,老师也就懒得理会那声狂笑了。
老师在讲台上很得意,因为这些题目在教材上是找不到直接答案的,所以他很大度的吮许大家看书或看资料。
刘随安几个在下面很得意,因为其中一道题目的答案就是这几个做的,只要不出什么意外,老师应该会以他们发到网上去的那个答案为准。
足足坚持了一节课时间,来老二憋不住了,交卷了。老师看了看,叫住了来老二问:“你原来做过这道题目?”
来老二昂首挺胸的说:“老师,我背了100道类似的题目,居然被我蒙到了,您说我运气好吧?”
老师推了推眼镜,赞许地说:“嗯,小伙子,这不是运气,而是好好学习换来的回报,要继续努力,去吧。”
 
第一季第十七章度娘发威[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