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爱情纪实文学【风雨人生】第三集--磨砺苦难--3[1/2页]

爱情纪实文学 【风雨人生】 李红松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我来了这么久,今天给远在家乡的伊清和泰真他们写一封信,他们都一定在焦急地盼望着我的信,想知道我的情况。
      清:您好!
      非常地想念您。您也一定十分地挂念我?请您放心,我的一切都很顺利,吴老师和郑老师他们对我非常好,晚上回家迟了,他们都等着我吃饭,这使我很过意不去。
      来到了这个人才济济的大城市,真是开了眼界。单贾老师兴办的这个实业公司的人员,都够我这个文学习作者观察,描绘一番了;还不要说街上的行人,车辆,商店,影剧院等等,看来是大有写头。(练笔)当然,这只是学习表面的东西,深入地学习理论的东西,还是要到学校去听课,请老师帮助批改作业,才可能会有明显的进步。
      说到吴老师,他真是一个好人,善良,诚实,热情且又十分健谈;文学理论知识和社会经验都很丰富。他忠告我在外面无论遇到什么事,都要回来告诉他,帮助我分析。并且告诉我,大城市里的人很复杂,各种因素的问题都可能发生,要有一个善于思考的头脑,严防上当。他的合肥话说的又快又急,但我也基本上能听懂了。
      郑老师呢,她秀气,温柔,善良,细心。她对吴老师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照顾,体现了她的美德,也是中国妇女的美德。看着她对吴老师的爱和关怀,我十分惭愧。我也是一个女性,追求的是事业吗?说穿了恐怕是名利和地位,假如当初,我也像郑老师那样关心家庭,热爱自己的丈夫,也许没有今天这样的行为?不过,我不失悔!这也是生活,而且是我命中注定的生活。
      每个人的生活经历不同,文化修养各异,世界观,人生观当然是大不相同了。但我决心好好学习郑老师身上的美德,在不能得到名利和地位时(文学事业不成功),我将放弃,而好好地当一个贤妻良母。您说我的人生观改变了吗?没有,我还是一如既往地学习,锻炼身体。最重要的是作家公司的工作还没有开展,公司的前途看来是有希望的。但是,这里的人来自四面八方,存在着一个了解和熟悉的过程,究竟能不能待下去,(就要看贾老师相不相信我有一定的工作能力)还不能决定;吴老师又专门找了学院的刘老师商量上次提到的那个工作(清洁工),已经落实。只要有学习的机会,干什么都行。
      我十分不放心孩子,不知道他究竟怎么样?每当我在街上看到那些可爱的小家伙和妈妈幸福的笑脸时,心里不是味道。我可以肯定地告诉您,以后不管条件怎么样,我一定尽责地把孩子抚养教育好。
      我的脑筋十分活跃,学习已走上了正轨,写日记,记观察,看书,也写一些小东西。这么好的环境,我只有加倍努力地学习,才对得起吴老师,郑老师和远在家乡的您。请您放心!吻您。
      红松--1985年1月9日
      八五年一月十一日--晴天--
      公司里发了工资,分别是一百二十元,一百一十元,八十元,五十元。我是最低的,五十元。不知道他们把我当成了什么样的人?
      想着小梅托我买衣服的事情,我专门上街在红星路的商店里看了一下。真是“人生何处不相逢。”我在街上,遇到了我们单位的几个同事,看来在这里是呆不住了,必须回去。因为没有请假,也没有办什么“停薪留职”的手续,不然的话,会带来麻烦的。
      今天,和公司的人一道参加了看货会,没有多少新鲜货。回来后听说业务员搞了一批货,我准备回去联系一下,看能不能销售,也准备回单位请假,一举两得,这是最好的办法。
      贾老师他们跟我搞来了一张小床,只要买上被子,就可以了。
      看来我的命运是如此了,不过也不坏,只要能解决工作,住宿,学习,不就是最好的吗?我坚信,只要自己努力地探索,拼搏,就会成功!
      在急切的盼望中,我收到了伊清的回信。
      红松

爱情纪实文学【风雨人生】第三集--磨砺苦难--3[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