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上篇《起伏的悲欢》之《引子 大树有深根》[1/2页]

成长的山峰 花树映天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1、虽然我是土家族,但我祖先是东晋丞相谢安;我在这里诉说自己的成长故事,如不在这里交代几句,后面第一章中一个梦境就没有出处
      说出来吓你一跳。虽然我是地地道道的土家族人,但我祖先是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东晋丞相谢安,就是那个皇帝到他家都要向他家人鞠躬的谢安。
      公元318年,大地主王导帮助司马睿统一中国南方,建立东晋王朝。373年,丞相谢安开始执政。谢安读过许多书,经历了许多事,雄才大略,治国有方,委派侄子谢玄训练一支精锐新军,号称“北府兵”。
      383年8月,统治中国北方的大秦天王符坚从长安起程,率步兵60万、骑兵27万、骑兵卫队3万,浩浩荡荡,直奔南方而来,大举伐晋。晋廷君臣大都心惊胆寒,谢安却沉着冷静,胸有成竹地调兵遣将,“运筹帷幄于千里之外”,他弟弟谢石、儿子谢琰、侄儿谢玄则在前线指挥。最后,赫赫90万秦军竟被区区8万北府兵打得落花流水。符坚逃回北方,不久吐血而死。这就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淝水之战”。“草木皆兵”、“投鞭断流”、“风声鹤唳”这些成语,都来源于这次战争。其中一次著名战役——谢玄在八公山下的草丛、树林中安排一支小小的马队,跑来跑去,荡起漫天烟尘;符坚的队伍误以为是一支庞大的敌军,吓得不敢冲过去,失去战机,反让谢玄取得最终胜利;这事被时人津津乐道地总结为“草木皆兵”。
      要知其详情,请各位读者去看史书,我这里不多说。我想说的是,并不是我想高攀祖先的荣耀——
      无论我的祖先
      多么显赫,
      这个世界都不会
      多给我什么;
      和大家一样,
      我只是我,
      只有靠劳动创造,
      才会有美好生活。
      ——他们是丞相或将军,我只是一个在这里诉说自己成长故事的普通人。
      我更想说的是,我的青春岁月就象我祖先们指挥的那场战争奇迹,历经磨难的心灵一次次跌入谷底,又一次次跃上高峰,高唱着悲壮、坚韧的曲调,冲出四面楚歌、草木皆兵的重围。
      而且,如果我不在这里交代几句,后面第一章中一个梦境就没有出处。
      2、谢氏一支人马从淝水到澧水;一条硬汉和他的两个小儿幸免于难——“进山公公”从平原上高山,来到长乐县永茂司长进乡的五洲河岸安家落户;太爷爷从河下搬上七峰山长丰寨的山腰王家湾居住,王家湾改名为“谢王村”
      据我家谱书记载,谢安、谢玄逝世后,不知过去几朝几代,中国大地上一直风风雨雨,历经无数变故。谢氏后代中,有一支人马从淝水来到澧水,在岸边一个叫“谢家塔”的地方建起如今还矗立着的谢家祠堂。
      谢家塔一展平阳,地肥水美,有“隔河两宰相,五里一秀才”的美誉。那时,能读书的人少之又少,有这个口碑很不容易,更不用说“隔河”就能出两个宰相,可见当时当地读书风气之浓厚。
      清朝康熙年间,谢家塔发洪水。有一条谢家硬汉,他父母、妻子均在洪灾中丧生,只有他和他的两个小儿幸免于难。他就挑一担竹筐,一边筐里放一个小儿,从平原爬上高山,来到长乐县永茂司长进乡的五洲河岸,安家落户。100多年后,他的子孙遍布五洲河两岸。我们这些子孙尊称他为“进山公公”。
      后来,我曾回到浩浩荡荡的澧水边,心随澧水的波浪,流淌出一首诗:
      座车悠悠进石门,
      一条大河桥下横;
      我问伙伴那是什么江,
      回说“澧水”是其名,
      我心中不禁波澜惊。
      汪汪碧水澧州过,
      曾是我祖先的避难所,
      晋时淝水之战立奇功,
      子孙却险遭灭绝之惨祸,
      一支投奔这条河。
      滔天洪水澧县起,
      也是我祖宗的伤心地;
      清朝康煕时候遭了殃,
      冲毁房屋和田地,
      仅剩两个小子和哭泣。
      祖宗毅然挑起一担筐,
      一边放进一个夜哭郎,
      从平原挑上高山,
      扎根在如今的
      “楚天名茶第一乡”。
      久远思绪如梦又似幻,
      醒来告诉身边的伙伴;
      伙伴笑说不要急,
      澧水上游石门已建水电站,
      下游澧州再也不会遭水患。
      从我心底,
      悠悠长出一口气;
      啊,
      澧水,
      我们是兄弟!
      且说当时,进山公公的第五代玄孙——我的太爷爷带领一家人,从河下搬上七峰山(因山顶矗立七座山峰而得名)长丰寨的山腰王家湾居住。先前,王家湾只有一户王姓人家。据王家谱书记载,他家祖先正是王导。自从搬来谢家人,王家湾改名为“谢王村”。
      谢王村山大人稀,土地贫瘠。平原、丘陵地带来的客人形容说:“坚起的坡,挂起的田。每天一出门,鼻尖就能碰到山。”但,这里一年四季风景如画,春天树树映山红耀人眼,夏天习习凉风吹人衣,秋天累累果实逗人爱,冬天熊熊柴火暖人心。
   &nb

上篇《起伏的悲欢》之《引子 大树有深根》[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