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素经”修炼到第八天的时候,东方如风直接被华老遣送到“太阴淬神庭”中去修炼。
午后,东方如风背着他那柄黑色的玄铁重剑——湛泸剑,再一次来木栈桥的尽头,在木格桥的尽头,两座小庭子依旧静静地矗立在那里,呈现于眼前,一黑一红两种截然相反的颜色,却显得分外协调,相得益彰,而一寒一热两股原本不相容的气流,飘忽于空中,但又是互不侵犯。
东方如风不无感慨地向木栈桥的左右看了看,没有任何犹豫向左侧的“太阴淬神庭”走去。两边的小庭子从外形上看,确实是没有什么区别,就连那唯一的入口处的门户都是一模一样,而唯一的区别也只是上方那块匾额而已。
不再犹豫,在那显得刚毅的小脸上流露一股决然之色,伸手向小门上轻轻推去,举步跨进“太阴淬神庭”中。
当东方如风始步入“太阴淬神庭”的一霎那,整个身躯都有些忍不住地打了一个激灵,虽然现在已经处于深秋季节,但小庭子外面的温度与里面相比仍然是有着巨大的差距,纵使如今的东方如风已经经历了近四年时间的艰苦修炼,纵使他如今的体内已经积聚着大量的阴寒性质的太素元气,仍然被这里的阴寒气息小小地刺激了一下。
稍微打量了一下“太阴淬神庭”的内部空间,发现与“地火炼心庭”并没有什么区别,在空间稍大的头部位置也同样放置一块石蒲团,其他的地方同样是空无一物。
经过近七天时间坚持不懈的修炼,在华老不断灌输阴寒元气的辅助,以及在这七天时间内,他不断吞服“蕴阴庙”,在丹药药力的剌激下,如今东方如风体内的太素元气已经积累到了相当的数量,他知道自己的修为已是精进了甚多,但自己对于“太素经”的修炼也只是初步掌握,不过是初得门径,需要努力与提高的地方还有很多。
当下也就不敢怠慢,抬腿跨上石蒲团,盘膝而坐,双手交叉结印,双目内视神庭,眼观鼻,鼻观心,心神合一,凝气聚神,缓缓地运起“太素经”功法来。
修炼时间一久,坐在石蒲团上的人便感觉到越来越冷,虽然这个“太阴淬神庭”内的温度比其他要低一些,但一个人坐在石蒲团,只会越来越温暖才对,但现在的情况却正好是截然相反。
这种情况是何等的熟悉,这样的情景是何等的相似。
当初在“地火炼心庭”中修炼的时候,就是这样的一种情况,只不过当初的情况是,坐下的石蒲团的温度是越来越高,越来越热,而如今的情况却正好相反,是越来越冷。
当下东方如风沉下心神,仔细地查控了一番,果然发现从石蒲团上如丝如缕地有股淡淡的阴凉之气,缓缓地向上散发,经由自己的“金阳穴”位置慢慢地传入体内,然后随着功法的运转,散布周身各处。
阴寒之气,不绝如缕,不断地渗透进体内,随着修炼的时间增长,身体之内积聚的寒意就是越来越多,因为东方如风一直都在运转“太素经”功法,元气行走的路线全是阴行经脉,因此,这股阴寒之气在进入身体之后,随着功法的运转,通过周身的阴行经脉,行走于全身各处,直冷得他身子不住的发抖,边牙齿都在一直不停地打战。
东方如风心理明白,这和当初的“地火炼心庭”的原理是一样的,这股阴寒气流渗入到自己体内,可以让自己的太素元气能够快速的增长,更好地让自己熟悉“太素经”功法,对自己的修炼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
就在东方如风咬牙坚持不懈地,一心一意地运行“太素经”,即将进入物我两忘之际,突然一丝丝淡淡的阴寒之气汇聚于他头顶百汇穴位置,然后,这股阴寒气流缓缓地、慢慢地、一丝丝地悄然渗入到东方如风脑海之中。
下一刻,东方如风的脑海就好像是被什么东西给扎了一下,刹那间,剧烈的疼痛瞬间传遍全身。这种疼痛不像是一般的那种疼痛,它是直接作用在脑海之中,简直比痛入骨髓还要痛上三分。因为这股疼痛,使得东方如风全身上下发出一阵阵痉挛般的扭曲。
&nbs
第十四章 太阴淬神庭[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