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晨宾的突然出声,令盲人女孩小小吓了一跳,天性和善的她不太会拒绝,慌忙站起来。
接过二胡,沐晨宾道了声谢,从容坐下。
凳子有点高,他双腿自然分开,左脚前伸小半步,二胡放在左腿上,略微调了调整弦轴和千斤,左手搭在中把处,右手轻握琴弓,悲凄的声调从无到有,渐渐响起。
二胡始于唐朝,古称“奚琴”,是一种中国传统拉弦乐器,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二胡音色最近人声,悲时犹如杜鹃啼血,烈时好似万马奔腾,表现力哀婉刚毅无所不能。
在沐晨宾穿越前的位面,二胡名曲不少,如《赛马》《听松》《病中吟》等,但是现时这种场合,沐晨宾可不想一曲接一曲拉下去,既然想要快速完事,顺理成章就选中了二胡曲中最著名《二泉映月》。
女孩虽然下意识地就借出二胡,但心中并不是很看好这个年轻男人,二胡难度虽不如琵琶,但想要拉好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初学者拉二胡声音可是惨不忍睹。但是《二泉映月》的引子一响起,女孩讶然之后很快就沉浸进去。
1~2小节的引子,以四拍组成的短小音调作为开端,以一个下行音阶式短句,发出了一声饱含辛酸的叹息。二胡以轻微的声音,低沉含蓄内在的音色,把听众引入到音乐所描写的意境中。
对《二泉映月》曲子作者盲人阿炳(原名华彦钧)来说,这一声长叹不是偶然发出来的,应该说他一生受尽了苦难在57岁时有这样一个机会发出来这样一种叹息,这是民间音乐作品中最精彩的引子之一。
沐晨宾在原本的位面中,虽然只是个高三学生,但是兴趣爱好广泛,一边当学霸的同时,还喜爱唱歌、阅读、音乐、电影等。那道神秘的紫光,令他在穿越后能清楚地记忆起所有看过或听过的东西,所以才有能力教授公主徒弟现代的数学、政治、地理历史、物理化学等各种科目。
沐晨宾爱好民乐,玩过笛、唢呐、古筝、琵琶、二胡等,古典交响乐也听了很多,但是西洋乐器他基本不会,时间全花在民乐器上了,不过民乐学得杂练得少,故此前世水平只能勉强说是“能响”,离专业的舞台演奏还差十条街,。
不过当年他可是混大明皇宫的,宫庭乐师那都是天下最顶尖的名家,偶尔指点他便受益不浅。再加上多年练武后,沐晨宾对身体的控制达到极高的程度,动作姿态可以精确到毫厘,力道运用更是精妙,摇身一变就
第二章 曲名《二泉映月》[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