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时半刻之后,众人策马扬鞭,在这广袤无垠、起起伏伏的草原上,如同洪水冲下流动一般,滚滚而去。
远处披上晚霞彩衣的山峦,逐渐盖上了灰暗漆黑的头罩。天色渐渐昏暗起来,远方已是漆黑一片,视物不清,天空上悬挂的闪闪星光越加的明亮起来。
白茫茫的银河,静静地在浩瀚的星空中流淌、闪烁着,没有起点,未见终点。在深蓝的夜空背景下,草原的星空是如此溪水一般的明净清澈。夜空上点缀着的闪闪星光,更是如同颗颗晶莹的钻石或是满天星在星空中开放。仰望星空,这带着种种神秘的夜空啊,不由地让人屏住了呼吸,心中满满的幸福与安宁。
随安抬头望了一会这安宁的夜空,眺望良久,心中暗暗赞叹,可惜现下这群疾驰奔跑的人们却是无心欣赏这般美景。
抬眼望了望前方洪洪马群,随安两腿不由暗暗夹紧,继续跟着大队人马前行。
随安既往不曾骑过马,刚上了马鞍,陡然觉得重心一下子上移了好高,渐渐有那失去重心之感,心中不由有些慌乱。然而此时众人均是急迫出发,也没人想到随安这种常人眼中神仙一般的修道者会不会骑马,自然无人来询问教授骑马的事宜,也就无人顾及随安的感受。
随安无奈,心中也是不愿,也觉得不至于需要放下面子拉个人来讨教。
没骑过马,总见过骑马的吧。
随安心头一动,翻身跃上马背。左腿刚刚踩上马镫,右脚抬起,还未跨过马背。
不料此时,身下的马儿却是欺生不配合,蹬腿就向前冲。
随安心头大惊。若是常人,此时已是被那马儿摔落地上。若是左脚不幸失足卡在马镫上无法脱落,立马就是个生命安全的问题。
此时,随安心中一惊,却是艺高人胆大,并不慌乱,至多把这马儿立毙掌下而已。
只见随安两手在马鞍上一拉,左脚一蹬,腰间一扭,右腿划了个大弧,稳稳地落在了马鞍上。得亏于随安的身体强悍,肢体柔韧,整个动作完成下来,显得甚是潇洒大气。
“好!”“好骑术!”……
陡然人群中响起一片赞赏的叫好声。
却是突利可汗的属下不明真相,见随安于马儿奔跑中跃上马背,动作潇洒有力,干净利落。草原的汉子自然是最是佩服马术高超的高手,自然情不自禁地纷纷大声叫好。
虽然部分人有些疑惑,这随安随道人怎么骑着马朝着外面跑了一段距离再绕回来。或许是随安道人有什么事,自己这些凡夫俗子不明白而已。这些人自己想出了个理由给自己好一阵解释。
随安屁股一坐上马鞍,如同有人抬着一块大木板拍击着自己的屁股,心中不由暗暗叫苦。立即两腿瞪直,膝盖微曲,屁股瞬时抬离了马鞍,顿时觉得颠簸的情况好了许多。
罢了,就这么站在马镫上吧!随安心中无奈地做了个决定。
此时随安也方才注意到自己偏离了人群的方向,耳中传来众人的叫好声,脸上不由地有些发烫。手中缰绳轻微地抽动,带着马儿跑着回到了众人的后面。幸好这马跟这些群马长时间地生活在一起,自己自然而然地跟了上去,马速却是不需随安自己费心。
随安小心地体会着马上的感觉,眼神瞥见念佛和尚回过头来,脸上带着浅浅的笑意。不知是友好关心,还是看破了随安的马术心虚。
远方漆黑一片,看不清事物,方向更是无从说起。幸好众人中,多为草原上长期生存的马上民族。夜幕的降临,只是减缓了行进的速度,并不能阻绝前行。
正行间,蓦地,远处天际一片红光。
众人大惊,加速上了山坡。
只见前方呈现出了四处巨大的烽火,火光熊熊向上冲去,照亮了周边的夜空。
突利可汗见此大惊失色,看向长孙晟,惊声问道:“长孙将军,这是怎么回事?”
长孙晟此时勃然变色,焦急说道:“可汗,这是伏远镇的烽火。”
长孙晟顿了顿,继续解释道:“我大隋边镇都建有烽火台。烽火台建在边镇的高处,可以看得很远,用于观察是否有敌军入侵。我大隋烽火点燃的制度是,如果敌军来得少,就点燃两处烽火;如果来得多,就点燃三处烽火;只有敌军大兵压境,方才点燃四处的烽火。如今四处烽火都点燃起来了,显然是守护的将士发现敌军既来得多又离得很近了。可汗,我等得赶紧入城。若是继续前行,就可能被那追兵围困起来脱不了身。到时候估计只有随安真人与那大师二人能够脱得了身。”
突利可汗闻言面色苍白,抓着缰绳的手指因为用力过猛,显得苍白颤抖。此时心中自然想道,到时候恐怕那两个人只会带着长孙晟走,估计不会顾及自己。
看了看左右,突利可汗实在没有信心身边这些人能够护卫得了自己逃出重兵包围,顿时面色发白,神色仓皇,对左右言道:“如今后面的追兵
188 入城惊闻变故生[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