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见侧门开启,随安赶紧两眼眯起,气息内收,身子蜷缩,隐匿于茂密树叶丛中,连那原本细弱的呼吸都变为若有若无,心跳频率急剧下降,数息之间方才跳动一下。
只见青衣老汉开了侧门,迎入至善和尚三人,也未多话,就要往院内引入,随安心中竟是有些欢喜起来。
只盼着至善和尚三人与那青衣老汉赶紧入了院中,也便随安早点离去。至于这院中是否诡异,是否三个和尚徒生不测,阿弥陀佛,随安却是会暗暗祈福的。
风吹拂动,树影婆娑。透过那树叶飘动的瞬息变化缝隙,只见至善和尚三人跟随青衣老汉行走数步,到了那门内飞禽走兽山水照壁之后,脚步蓦然一停,竟是不再往里行走。
青衣老汉也是惊诧,愕然回转身子,埋怨道:“唉,三位师父,你们站在这里,这是要做什么?”
至善和尚稽首合十,道:“阿弥陀佛。贫僧三人就在此地打坐休息即可。出家人行走在外,即为修行。修行之道,不可贪恋身外之物,不可贪恋舒适躺坐。入屋叼扰却是不需了,施主若是能够允许贫僧三人,在此院中空地打坐休息,对我等出家人,即是大功德。善哉善哉。”
青衣老汉愕然,却是不情愿,道:“三位师父,我家主人信佛。你们要是要进来休息呢,就跟老汉进去。老汉给你找个房间休息下,想来我家主人也不会见怪。要是你们在这前院里盘坐,若是被我家主人知道了,岂不怪我。你们还是赶紧跟老汉进屋去吧。”
至善和尚摇头,道:“阿弥陀佛。佛家清规,不可贪恋。施主请自便,贫僧等人就在这里盘坐即可。”
任凭青衣老汉如何劝说,至善和尚等人却是不听不从,自行走到围墙下一角,盘膝坐下,朝着老汉合十念了声佛号,就开始闭起双眼,默念经文,对老汉接下来的劝说无动于衷,不闻不问。
这下,倒把青衣老汉说得口干舌燥,愣是不见效果。老汉也是气了,一边转身离去,一边嘟囔一声:“真是顽固,早知道就不让你们进来了。”
青衣老汉被气走了,独留下随安在这不好受。
因为至善和尚三人就在那曲廊里盘膝坐下,随安不管是退回原处,还是跃往院外,均是不得不从树里现身出来,也就逃脱不了被至善和尚三人的继续追捕。更加不好受的是,随安现下腹中紧紧,那碗白水落腹,已是有些尿意,此时,或许腹中已是无水,竟是又有了饥饿。
即便如此,随安也只能无奈地忍着饥饿,忍着尿意,默默调息,却见那三个和尚从怀中拿出馒头,就着一小壶水小口就食。看这情景,短时间内是走不了了。
随安暗暗叹了口气,就这么静静匍匐在树丫上,心思守定,感应着周边元气。
随安不知道底下的三个和尚什么时候会察觉到自己。为了应对及时,只好收回纷乱心绪,守正丹田,运转真元,感应着周边的元气。一旦和尚想要有所动作,必然先是真元运转,自然会为自己首先感应。这也是无奈之下的以不变应万变。
也不知过了多久,呼呼山风声中,脚踏声时有时无,在风中轻轻响起,带动着天地元气微微震动,犹如泛起波涛的湖面上,远远处,掉落了数颗枣子。
随安正在静默守定心神,随时感应着元气波荡,对于元气的感觉胜于平时何等数倍。
此时被这微弱的元气震荡惊醒,随安先是朝下一瞟,见那三个和尚仍是嘴唇微动、静默无声地默念经文,并无异常。随安诧异,蓦然起个念头,随之朝着院外望去。
数百丈外,山坡顶上,犹如虫蚁爬行一般,出现数个米粒大小的黑点。
那些黑点移动速度极快,眨眼间,已是逼近了百尺,显现的身影也清晰了不少。
只见那是十几个人,长得却是不像人类,倒像是直立奔跑的各种动物,或者说是人形的身子顶着个飞禽走兽的脑袋。在前面领头的,则是一个骑在一头壮硕青牛上的大汉。
大汉身子长得雄壮,浑身透着彪悍,即使是宽大的道袍,也掩盖不住那衣衫下面的雄壮肌肉,引人注目的是,那大汉的鼻子里居然穿了个银色的鼻环。
大汉座下的青牛,身长九尺,高达五尺,牛鼻呵斥呵斥之间,奔跑如飞,胜过骏马,牛蹄踏地,如壮士敲响军鼓,又如天边打雷,咚咚直响。
随安瞪大着眼睛,不可思议地用力眨着眼睛,愕然望去,心中思潮胜似翻江倒海,又惊又奇,暗忖道:“这是什么?何时见过如此成规模的妖兽?”
不待随安疑惑多久,这伙人已是奔袭到了山庄外,直接跨过小桥,跃过围栏木门,到了朱漆大门外,方才停了下来。
其中一个长着人身,顶着虎头的虎妖越众而出,跳上台阶,尚未说话,直接就抬手拍的大门“嘣嘣”作响。
&
328 山庄风云相聚会2[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