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离开扬州已经好几日了,李九鹅慢慢已经习惯了,数百条大船的震撼,运河两边还有一眼望不到头的骁果卫护卫,怪不得世人说杨广奢侈,在李九鹅看来,这根本就是人性的嫉妒!九五之尊,这才是九五之尊,古今中外只有杨广做到了,李九鹅此刻才明白,是不杨广残暴,而是世人对世界的理解不一样!
      和当初自己的判断一样,历阳的叛逆杜伏威根本没有胆量拦截自己。现在回东都唯一的阻碍瓦岗寨了,瓦岗寨已经成了李九鹅的心病。
      李九鹅知道,现在的李家父子实力还没有达到鼎盛,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瓦岗寨的英豪还没有投奔过去,所以只要看死这个瓦岗寨,就等于断了李家父子的一条臂膀!
      “陛下,荣国公求见!”,甲士李一从门外走了进来禀告道。
      自从正午门前发誓以后,李九鹅就让李一四个甲士改口,不允许在叫他主人,而主公又和自己身份不符,为了方便,李九鹅给他们起名叫李一,李四,这样自己也能好好恶心李家老二一把。
      因为李九鹅的先见之明,在以后也给李九鹅减少了很多麻烦!
      “宣他们进来”,自从李一他们四兄弟成为李九鹅的超级保镖以后,李九鹅就辞退了自己身边的所有侍从,宫女,这样在外人眼中看起来,他这个皇帝已经在改变了。
      “皇上万岁,老臣叩见陛下!”荣国公跪在地上,后边还跟着一个信差。
      “起来吧,崇善,什么事”崇善是荣国公来护儿的表字。
      ‘陛下,江都郡守王全派来信差,有紧急军情,微臣半刻不敢耽搁!
      “小人是郡守大人派来的信使,参见皇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信差急忙跪在地上,双手举起密信,激动的高呼起来,这是他第一次见到天颜。心中也是万分的激动。
      “嗯,起来吧,一路辛苦了!”荣国公把信转递给了皇上。“李一,带信差先下去,让御膳房给信差准备些吃的。”李九鹅知道,这个时代的信差并不是什么好差事。
      “谢陛下,皇上万岁!”信差激动的差点哭了出来,江都郡守派他来的时候,他就听说,当今皇上残暴无比,凶神恶煞如妖怪一般,百般不愿,没有想到皇帝不禁是个英俊的男子,而且还毫无架子,体恤下属,上哪里找这么好的皇帝啊,他决定回去一定好好宣扬一番,粉碎那些不实的谣言。‘
      “杜伏威目前有调兵遣将的迹象,估计准备要进攻江都,果然和朕想的一样,哈哈哈哈,这块土地交给谁朕都不放心啊,只有交给这个杜伏威让朕才放心啊!”,看着江都郡守王全的密信,李九鹅不由得心情大好,把信递给了荣国公,“果然,都是些鼠目寸光的东西,杜伏威此人,李九鹅是知道的,贪图安逸,胸无大志,最重要的是没有称帝之心,要不然也不会在杨广死后不接受宇文化及的册封而向洛阳称臣,而且在不久的将来也会是江淮一带最大的军阀头子,
      李九鹅心中很庆幸,要不是在前世自己的历史颇有研究,现在这个局面自己早就死翘翘了!
      “李二。”李九鹅想到了一条毒计!
      “属下在”
      “去传起居舍人过来拟旨。”看来这个杜伏威朕很快就会摆平了,就让他先帮朕管理一段时间江都。
      “陛下英明!真如孔明在世,料事如神啊。”荣国公看完大喜道,看来皇上已经恢复了做太子时候的睿智。
      多年后,荣国公死之前对自己的子孙说到:“在这个世界里生存,最重要的不是你有才华,而是你会站队。”
      “臣起居舍人虞世南参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什么,你说你叫什么?”看着这个瘦损异常,形销骨立中年书生。正在yy的李九鹅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对皇帝来说,像起居舍人这个层次的官员,皇帝大部分都记不住他们的名字!
      “臣名字叫做虞世南。”,虞世南以为家兄的事情杨广要治罪于自己,所以刚正不阿又报了一遍自己的名字。
      “你哥哥是不是叫虞世基?”
      “正是,陛下!”,虞世南斩钉截铁的说道,心中有些不好的预感。
      “李二,你去传旨让虞世基来见朕”李九鹅现在喜出望外,真是好事一件接着一件,这个虞世南可是李世民的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啊,李世民得力干将,也是唐初十八学士之一,被李家老二冠以“德行、忠直、博学、文词、书翰”五绝。
      “回禀皇上,家兄在宇文化及造反的时候已经被宇文老贼给杀害了。”虞世南右袖晤面伤心戚戚的说道。
      对于虞世基,李九鹅想起来了,这货本来是个人才,天生小心谨慎,沉默寡言,也不知道受了什么刺激,性情大变,成为压死杨广的最后一根稻草。前世李密围困洛阳,打下了兴洛和回洛两大粮仓,洛阳粮食已经枯竭,太常丞元善达受越王杨侗之命,突围到江都求救,请杨广速回洛阳。
      太常丞元善达哭着极力劝谏杨广:“李密拥众百万围困东都,已经占据了兴洛和回洛两大粮仓,洛阳城内已经无粮可食。为今之计只有请陛下火速返回东都,集结天下兵马讨逆,李密等乌合之众必然会溃散而逃,否则时日一久,东

第7章 挖墙脚[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