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六百六十七章 和东吴国之间的和约[1/2页]

奕王 中二萌01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和丰十五年四月,梁奕启程返回兴元府。
      在离开都城后的第三个月,驻守在东吴国的南齐大军经北疆国和南疆国返回,经过三个多月的谈判,最终达成了一致的结果,随后开始执行。
      按照谈判的结果,南齐朝撤走留在东吴国境内的所有大军和朝廷的所有官员,一个不剩,不再进行任何的干涉和监视,并且只要是南齐朝的人,三年之内都不得踏入东吴境内半步,包括经商的商人和普通的百姓在内。
      做出这么大的让步一开始是东吴君主不敢想的事情,在确定之后反而冷静下来,明白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肯定需要付出更大的代价来换取这样的条件,不过在东吴官员们的眼里这是值得的。
      这些年来,南齐的大军的确没有离开过那个规定的圈子里面,而南齐的官员都只是做着自己该做的事情,从来不会有任何越界的行为,打听到的消息都是通过正常的途径,并没有说逼迫或者是故意偷听得到的。
      这对东吴来说其实不会有太大的损失,反而还有一定的好处,毕竟有大军驻扎在境内,就算有敌军来犯也无所畏惧,再加上这些能力不错的官员,可以说哪怕是作为附属国,也要比其他的国家强太多。
      只不过这样一来,小命和权力终究不是在自己的手里,之所以有那样和平的局面是因为东吴非常听话,没有必要敲打或者是打压,一旦露出比较危险的模样,驻扎的大军就会立马出征,同时那些官员也会将自己得到的重要消息传回去,恐怕不会有任何翻身的机会,这样的局面不会有哪位君王愿意,所以只能够选择摆脱,正好有了在这样一个机会,无论如何都要试一试。
      一开始西凉朝提出的条件十分的苛刻,甚至要比之前更加的让人难以接受,当然这都是梁奕的计划,目的就是这样可以争取更多的谈判空间,不至于一下子就到了底线。
      在接下来谈判的时间内,南齐朝的官员抓住东吴国的心里想要摆脱的想法入手,一直在慢慢的做出让步,同时还在其他地方增加一些砝码,最终历时了整整几个月才得到最终的结果。
      东吴国需要付出的代价是上交白银三百万两,从建国至今已经有差不多八年的时间,除开前三年需要西凉朝救济之外,后面的国库收入已经足够开支,每年还有不少的剩余,根据这些年的记录来看,国库每年的收入大概在一百三十万两左右,剩余的应该在三十万两左右,意味着现在的东吴国库最多只有二百万两白银,想要拿出这么多来肯定是元气大伤,未来的五年时间内不会再掀起任何的风浪。
      这个数字对于两国来说都是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当然这三百万两里面还有五十万两是需要北疆国来上交的,根据后面的谈判得知北疆国的确有这样的想法,那么肯定是要付出代价的,只不过这样的想法不强烈只是象征性的而已,所以此事东吴国直接答应了下来。
      第二个条件就是东吴国的大军人数最多十万人,意思就是现在

第六百六十七章 和东吴国之间的和约[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