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三千二百二十三章 理所应当[2/2页]

三国之凤舞九天 诸葛不要太亮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让秦向心中受用,据说大将军对宗族子弟以及叶门之人,向来要求严格,夸赞也是言简意赅。
  这要是叶欢给他来一封长篇大论,秦别驾心里还要犯嘀咕呢。大将军,你有没有把我当成叶门之人?这四个字,舒服。
  与之同来的,还有大将军手书送给自己的书法,同样四个字。
  “善积跬步”!
  善积跬步,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师叔的用意,很明显了。
  一封短信,四字书法,立刻让秦向精神饱满。腹中的饥饿感,大大降低,不要忘了,他这几日,也就是三两锅饼,三两清水。
  和老弱妇孺的待遇是一样的,定边军办事,说到做到。他的亲兵曾将自己的口粮分给他,秦向坚决拒绝,我要同舟共济。
  对士兵而言,那是意志,百姓来说,是坚韧,秦向呢?
  用在文人身上,有两个字,更加的贴切,风骨!
  风骨?能当饭吃吗?秦别驾会告诉你,能,还能吃的很饱。
  营地之中有人例外吗?也有,不但不能饿,还必须吃饱吃好。
  一州别驾尚且如此,什么人能这么例外?答案是,军中医者。
  同样是将军定的规矩,军师和军医,是要得到最大保障的。无论什么时候,别人可以饿,他们不行,还必须保证精力充沛。
  至于为什么?秦向也知道原因,这几日,最为忙碌的帐篷,就是军医所在。里正蔷夫送来的患者,都在此间,药香四溢。
  秦向亲自去过,那些医者和士卒一样,对待百姓极好,且不会以貌取人。记得大将军说过另外五个字,医者父母心!
  在那些医者身上,秦别驾看到了,当真是对待病患,犹如子女。
  结果呢?至少在眼下,最担心的病灾情况没有出现,百姓们身体状态不差,精神状态良好。这一切,之前几乎不可想象。
  吃饱吃好,很应该啊,别人就算没得吃,也一定要保障他们,更要睡好。从医疗营回来,秦别驾再度加重了这一点。
  做过地方官,晓得民间疾苦,秦向深知疫症的可怕。尤其眼下数十万人,生活的范围很小,一旦散播,后果不堪想象。
  士卒们平时,还会拿着一种叫做“喷壶”的东西,对着人,按下把手,就能喷出细密的液体,也带着淡淡的药香。
  麾下告诉他,这叫“消毒”,那喷壶,则是晋阳器物阁打造的。
  晋阳器物阁,在如今的大汉,是一个如雷贯耳的名字。内中出产的器物,不管在任何城市的市面上,会被最快时间抢完。
  那里面,有着大汉最顶尖的精英工匠,负责农具与军械的革新。即使身在青州,秦向也知道其中好处,尤其是农具。
  一个犁车,在他眼中,能顶得上三四名精壮劳作的效率,且听士卒说,并州幽州的犁车,全是耕牛在拉,几乎家家有牛。
  家家有牛,秦向是佩服的,百姓们就是羡慕呢。一头耕牛,在汉末相当于什么?叶大公子告诉你,相当于后世一辆不错的车!

第三千二百二十三章 理所应当[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