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三千四百二十五章 视死如归[1/2页]

三国之凤舞九天 诸葛不要太亮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防御严密,证明此地乃是要害所在,手段特殊,更突出其重要性。但在邢道荣眼中,陈留营在王家集的防守,另有原因。
  李典的安排,之前魏延和邢道荣有相同的判断,要吸引凉州骑再度深入。邢道荣率军突进,是将计就计,要打出敌军的后招。
  王家集,李曼成用出了从未用出的手段,是否在争取时间?
  魏延在帅帐之时,提醒过邢道荣,让他自行根据战阵情况判断。道荣的心中,可能没有魏延那般明确,但战场直觉是敏锐的。
  一般而言,是敌之所欲,我之不欲,就似郝昭在凝萃山队李通那般。你想干什么,不管我想不想的通,不让你达到就完了。
  很多情况下,定边军的军官都是这么干的,战场上随机应变,这也是最为有效的判断标准。当然,前提是你有详细的思考。
  凝萃山如此,王家集却不一样,前者,郝昭要随时依据战局,做出战术改变。敌之所欲,可以成为他的判断标准。
  后者,邢道荣是带着魏延给他的任务来的,一切都要以此为核心。那么,将计就计的话,他是否要顺水推舟,给敌军时间?
  危险?在战场上,你随时随地都要面对危险,不是邢道荣要考虑的第一要素。时间对敌军有利的同时,对他也有好处。
  “报,校尉,最新军情,我军左右三十里之内,并无敌军踪迹。”
  “报,校尉,济水之处,有敌军集结,人数大约在五千上下,现各处斥候,都在赶往济水侦查,紧急军情,半个时辰一报。”
  陷阵军骑马步军突进王家集,与陈留营士卒纠缠的时间,邢道荣已经收到了两条来自斥候的军情,消息还在不断而来。
  侦查营,为三军耳目,在定边军,将领们会体会的更加清楚。率领麾下士卒,勇猛突进,和大部队拉开距离,愈显重要。
  邢道荣深吸一口气,点点头,没有说什么,眼光继续看向王家集的方向,前方也有回报,目下内中发现的敌军,已有数百。
  数百敌军,显然不是他心中估量的士卒,按照地形分析,过了王家集之后,才是最为利于敌军伏击的所在,想要对付自己……
  邢道荣踏踏实实的从普通士卒走到现在,他绝不是一个狂妄的人,但以凉州骑的实力,他够小心,敌军至少要用四倍兵力。
  一千凉州骑士卒加上鲍隆麾下的一千陷阵骑马步军,做个简单的算术题。李典想要对付他,至少需要八千以上的士卒。
  身为大将,出于谨慎,他肯定还会调集更多以防意外,万余士卒不是小数目。凭陈留营的素养,隐藏起来,哪儿有那么容易?
  天时、地利,都是大将在用兵这之时要注重的。那么,黑夜会成为陈留营最好的掩护之一,邢道荣对此,必须要有考量。
  抬头看天,老什长和军中的天文官都教过他,现在距离黎明,还有两个半时辰,他要等待天明,还是趁夜继续攻击?
  文长并没有给自己明确的军令,他要依据战场形势,做出最为正确的选择。邢道荣现在就是心中反复估算,衡量其中利弊。
  一千凉州骑骑军,一千陷阵军骑马步卒,敌军需要的兵力过万。且夜战之中,一旦交手,定边军的优势还会更大。
  那么,如果兵力差距拉近,夜间作战,又是如何模样?将邢道荣的位置,向着西南方向延伸两百六十里,激战还在继续。
  看着天空之中的绚烂,李通连连摇头,现在的他,发髻已见松散,两鬓发丝垂落下来,周身的铠甲上,血迹斑斑……
  那些可以照亮天空的东西,陷阵军到底还有多少?几乎是每隔盏茶功夫,它都会升在空中,照亮战场,为敌军明确目标。
  之前只靠火把和曹军的照明,敌军的轰天炮和射手已然十分精准。加上空中的光亮,李通根本感受不到,夜战的滋味。
  半个时辰之前,他狠下心来,留下千余士卒断后,用他们的牺牲为代价,为西凉铁骑和青州营的快速撤退,赢取时间。
  这个决断,李通下的很是痛苦,但也清醒的知道,眼下的战场上,他已经失去和郝昭对抗的资格,再持续下去,唯有惨败。
  壮士断腕,在战场上,是经常遇到的,尤其是面对定边军。反过来想,兖州战场上,陷阵何尝不是一般,如此方能轻松一些。
  风水轮流转,当时自己追着邱泽,现在轮到郝昭追着自己,也算公平。只不

第三千四百二十五章 视死如归[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