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手面对后起之秀,有求稳的心理,谁也避免不了。
但千万不要认为,他有这个心理,就会削弱他的实力。说的更准确一点,就算有所削弱,他依旧是高手,依旧有击杀你的能力。
魏延的想法?魏延的想法便是没有想法,确定自己的弱者地位,他会心无旁骛的对付关羽,甚至,在战场做好牺牲的准备。
这么不自信?自信这个东西,是无数次战阵积累出来的。身为武者,魏延不惧怕任何对手,哪怕是将军,赵云将军。
但他现在,是战将,战将要考虑的是,战斗的胜败。他挡住关羽的锋锐,只是一种战术选择,牵制住敌军的最强一点。
不单把自己定位为弱者去拼关羽,当他决定战术之时,亦应该有普通士卒的心理。在关键的位置上,是要随时准备战死的。
陷阵之志,有死无生,是老生常谈吗?是一种面的战场的正确态度。另外一个理由,面对赵云将军的银枪,你敢分神吗?
魏延不敢,因为他清楚,有任何的想法,都会分心,都会导致失败。全神贯注,也许也避免不了,但他至少能发挥实力。
关羽,是与赵云将军同等级数的绝顶高手,此时更是战阵之上,我只能发挥出自身最强的实力,才能与之抗衡。
交手十合,果不其然,关羽的出手,给他带来了称重如山的压力。每一招,每一式,稍有应对不当,一定会血溅当场。
除了赵云,魏延即使在叶欢和张飞身上,都没有感受过那种压力。如果让他想,他会认为,那是切磋与实战之间的区别。
只有叶欢会告诉他,不是,那是因为关羽的威凌特技,压制了他的武力和斗志,论压力,叶欢张飞,不会输给关羽。
双手紧握寒铁战刀,双眼紧盯敌将关羽,魏延将自己所有的本领,都用在了战阵之上,压力,会让人崩溃,也会让人奋发。
至少,没有与赵云将军对战之时,那种极为难受的感觉。关羽的气势,除了带来沉重的压力,亦会让他的感觉,变得更清楚。
沉沙刀法,不会输给关羽的青龙八斩,对魏延而言,也许是应对关羽的最强手段。因为他也用刀,更能体会黄忠的刀意。
转眼间又是十合过去,魏延寒铁战刀的攻势,渐渐被青龙偃月所抑制。可在心中,却有一种前所未有的明悟,涌上心头。
想法与感知,有区别吗?可能有,也可能没有,战将的感知,纯出自然,一般而言,不会令自己分心,魏延便在这种状态。
那不是一种主动的思维,而是随敌而生的感受。比如魏延此刻要有时间主动去想,那么他会最感谢两个人,赵云和黄忠。
晋阳之时,面对赵云将军,十七战十七败,最多一次,八十回合,最少一次,仅仅七合,不管长短,过程皆是压抑无比。
但也正是有那种临阵的感觉,会不断锻炼你的韧性,让你的神经变得无比坚强。而韧性
第三千六百二十五章 木桶理论[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