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三千六百五十五章 战术切换[2/2页]

三国之凤舞九天 诸葛不要太亮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或是有什么意外,三两个回合见生死。
  萧荣不觉得,自己的武艺可以胜过魏延,刚才其与关羽的大战,他看的很清楚。后者的武艺,已经稳压自己一头了。
  不要忘了,他还是这片战场上的主将,虎痴许褚为了击杀或者重伤他,是不怕付出代价的。陷阵的打法,就是小心驶得万年船。
  萧荣看见许褚列出的阵型,就能大致推测敌将的战术企图,反过来也是一样的。在虎痴心中,敌军用的正是放风筝之法。
  之前,陷阵骑军就对曹纯用过一起,但战况不同。骚扰对方两翼,他们需要自己连续回转,眼前,则是利用战场纵深。
  比起走马观花,放风筝战术的威力,自然要小了许多,但萧荣的分队,不断扩大陷阵骑军的打击面,却比之前的骚扰更强。
  甩箭的精髓,是人马合一,第一优先级的要求,则是精准度。每一箭射出,都要有明确的目标,在你后撤之时,就要确定。
  战场上,箭矢破空之声,不绝于耳,数百名断后士卒,用上放风筝战术,每一次甩箭,都是过百的箭矢,袭向曹军正面。
  在这过百的箭矢之中,你却几乎看不见,几支羽箭袭击同一目标的现象。定边军是如何做到的,通过军令,来得及吗?
  不用想,肯定来不及,哪怕萧荣张一百张嘴也来不及。撤退之时,各自确定目标?第一阵勉强可以,后面如何商量?
  战马在高速奔驰之间,张弓搭箭在电光火石之间,哪儿来的时间商量?难不成是心灵感应?是不是有点过于玄幻了?
  说穿了也很简单,奥妙就在定边骑军拉开的距离之间。士卒之间的横向距离,此刻已经来到了二十步,将横面拉的很开。
  有了这个距离,加上一定的数学知识,士卒可以判断出,距离自己最近的敌军,是哪个。其后,他只需在最舒服的时机出手。
  简单的平面几何运用,当然,叶欢不用告诉自己的士卒,什么叫平面几何。军中日常的阵型,其实就包含了这种知识。
  近点,定点,打击面,诸如此类的用语,在定边军已经是日常。配合超越敌军战马的马速,放风筝战术的威力,增幅极大。
  虎豹骑在骑军理论上,肯定没有定边军那么精深。但战争交锋多了,或者说挨打挨多了,自然也有应对之法。
  比如在陷阵和凉州骑骑军,不断拉大横面的距离之时,许褚有两个选择,一是随之拉大,第二则是集中一点。
  虎痴的选择,是二者兼备,虎豹骑随着敌军的变化,也开始分队。奔行之中,他们调整成了六个纵向队列,继续猛追。
  纵向队列,是为了减少敌军的骑射打击面。常规的锋矢阵不管用,敌军在运用放风筝战术之时,最喜欢的也是你的锋矢阵。
  因为他们在后撤之时,可以利用速度上的优势,在阵型上形成一个弧形。而这种阵型,恰是对锋矢阵打击最大的。

第三千六百五十五章 战术切换[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