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千五百九十一章 大军压境[1/2页]

三国之凤舞九天 诸葛不要太亮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李府之会后,叶欢一门心思的投入到了新式器械的开发中。城北三十里的上云谷,成了胡风的练兵所在,十二队队长叶煌亲领五百骑军驻扎谷口,擅自出入者杀!
  大汉建安元年,公元一九六年九月初二,颍川荀爽到达晋阳,太傅叶欢与太尉杨彪迎出晋阳南门三十里。后者拜见天子之后,献帝加之为司空之位。
  对荀慈明,叶欢表现得极为尊敬,后者亦是谦恭有礼,从皇宫而出,第一就去见了叶公。
  此后荀司空循规蹈矩,并未提出太多政见,讨伐叛逆袁术一事,叶欢和他解释之后,司空亦未多问。态度上也没有表现出什么倾向,大公子一时倒不好判断。
  原本他认为荀爽倘若支持曹操,多半会利用他的影响力,让自己立刻出兵。则不管成与不成,他都有理由造成一股舆论,朝廷隐忍至此,目的到底何在?
  但贾诩郭嘉对此自有防备,却也不惧,可如今按兵不动,却令叶欢要多想一层。
  好的一面,这也许是荀爽本身的见解,他与曹操之见未必有太多的瓜葛。至于坏的一面,那就是别有良图,曹孟德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大公子需要细细解拆。
  但无论如何,叶欢的按兵不动,自然也会引起种种猜测。一向忠君爱国,讨贼从不拖延的定边叶郎,不管有什么理由,坐视袁术自立,都会令人疑窦丛生。
  但叶欢对此似乎毫不在意,每日朝中、器物阁、家中三点一线,几乎不提讨贼之事。
  反常?也许吧。但支持大公子如此做的理由很多,比如军力损耗颇重,各军急需整补,此为当务之急。与实力相比,所有的想法和疑问他都可以弃之不顾。
  “主公,隐忍一时亦是有弊有利,借此更可一观朝中地方之见。”贾诩之言是第二点。
  还有最为重要的一个原因,叶欢相信,玩儿舆论战,袁术绝不是自己的对手!和怀疑叶郎的声音相比,对袁术的口诛笔伐更为强烈,此时先发制人不如后发制人。
  通过无处不在的微尘,十几年苦心经营的布点,先进的传讯方式。叶欢和郭嘉可以最快的了解豫州的情况,反过来,袁术做不到,定边军的动向他很难及时掌握。
  “奉孝,没有绝对把握,似黄忠、诸葛瑾、纪灵这般谋臣武将,万万不可轻动。”
  叶欢对郭嘉和情报机构的交代十分明确,袁术可以自欺欺人或者被所谓的天命加上形势引起错误的判断,可他麾下,不少文武还是心存汉室的,比如言中的三人。
  但此时劝说,就会形成反效果,叶欢不想冒这个险,且不说舆论战,面对同样的压力,袁术的抗压能力肯定不如自己,论属领的稳固,民心所向也是一样。
  说的简单一点,比耐性,你既然自立,难道就这么一直僵着,坐视人心慢慢流逝?
  叶欢和贾诩郭嘉以及一种谋臣武将在意的只是袁术意在何方?
  大汉建安元年,公元一九六年九月初九,袁术在寿春拜大将

第一千五百九十一章 大军压境[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