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怪文老大夫如此的失态,因为自大越建朝开始,便没有读书人这么考过。
一般读书人在通过院试成为秀才后,便会安心在府学或者县学里再读几年书,毕竟院试和乡试还是有极大的区别的。
若是过了乡试便是举人,是可以做官的存在了。
而且想要从乡试里脱颖而出,那可太难了……
文老大夫记得蒙元基曾说过,等郁危过了院试,便举荐郁危去府学里待个几年,等郁危二十岁便能去参加乡试了。
蒙元基说这些话的时候,还特别的自豪。
若是郁危二十岁便能成为举人,那的确是很厉害了——
“我说阮丫头!”文老大夫见温阮不悦的看着自己,又道,“做人还是要脚踏实地啊!”
“这读书可不像做生意,这做生意赔本了,东山再起就是!可读书人,讲的就是个自信,你想想,若是郁三郎这次去参加乡试不中,很打击他自信心的!”
“再考就是三年后,若是再不中,他便会怀疑自己了!”
“所以我觉得,不如直接等三年后再去参加考试,到时候会比现在中的几率大一些!”
温阮皱眉,“文大夫,这话可不对!”
“考不上再考就是,怎么会怀疑自己?况且,我对三哥有信心!”
文老大夫抬起手揉了揉太阳穴,他觉得温阮真的是糊涂了,这情人眼里出西施,还当真是一点也没说错。
可是,这不是相信就能解决的事情。
离乡试开始没几天了,他也来不及写信给蒙元基了,如今能劝郁危回头的,也只有温阮了。
“阮丫头……老朽也不瞒你了,我在京城多年,见了不知道多少读书人!”文老大夫说,“有些人年少的时候,也被称作是神童,可是结果考了一辈子,也不能考考个举人回去!国子监里拔尖的学子比比皆是,可敢这么考的,没有一个人!”
“院试和乡试,真的不一样!”
温阮并不是古代人,她自然不明白文老大夫说的区别在哪里。
她会如此的坚定,是因为郁危说,让她相信他。
他说,想去试试。
温阮想的简单,郁危说想去试试,那么她就让郁危去试试,况且,她对郁危很有信心。
当然,就算考不上也没关系,她能赚银子、也会养家,郁危想考多少次就考多少次。
“你……手里是不是太紧了?”
文老大夫突然问。
温阮摇头,“我手里怎么会紧?”
文老大夫:“……”
万恶的有钱人。
如今的温阮的确比他有钱。
文老大夫想了想,又沉默了许久才开口,“我想,郁三这次一定要去参加乡试,是不是想着来一次彭州府要花不少银子。他不愿意再花你们的银子,故而才会想着要去参加乡试的!”
温阮否认了这种说话,“三哥抄的书可值钱了,他能自己赚钱!”
“而且,还有人求他的字画,给的价也不低!”
只要郁危愿意,还真能赚到不少的银子。
不过,文老大夫的这一番话,也提醒了温阮。
&nb
第296章 乡试,他也要参加[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