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清闻言,脸色煞白。
他知道为什么自己的老师会如此的生气……
这些年,他们这些官员靠着聚贤书院出来的学子们,在南方掌握了绝大部分的舆论,在朝堂上更只站稳了脚跟。
说难听点,文臣们顺聚贤书院的人昌,逆聚贤书院的人亡。
可偏偏的,郁危却不给九渊先生半点颜面,在九渊先生夸赞且要收郁危为徒的时候,郁危居然没有答应。
九渊先生是个大度的,不把这件事放在心上,和万首辅和邹家人却十分的在乎……这太不给他们聚贤书院的人面子了。
毕竟,大越又没有规定,一个人只能有一个老师。
像万首辅,他就有三个老师。
“我……”周清解释,“学生没想到,赵听斋会突然改了文风,他从前并不是这样的!”
邹文成闻言,也只是皱眉。
这些年,聚贤书院能在南方开了许多家书院,其中便有赵家的鼎力支持,故而聚贤书院和赵家向来交好。
当年卓家出事后,定燕帝要诛杀卓家满门,若不是万首辅和他暗中帮忙,卓家怕是真的断子绝孙了。
自然,他们帮卓家可不是深明大义,而是因为卓家人给了银子。
如今,邹文成会帮赵家,也是为了银子。
“你是糊涂,我听人说你极力举荐郁危的文章!”邹文成道,“你让外人会怎么想?”
“外人会以为,咱们聚贤书院出来的人欣赏郁危这个人,想要去拉拢他!”
“咱们需要这么低声下气吗?不过是个寒门里出来的学子……”
也不怪邹文成如此的张狂,如今朝堂上诸多言论还真的是被聚贤书院的人把控。
故而,他只是觉得郁危这个人不识抬举,要背景没背景,要家世没家世,要银子没银子,九渊先生和聚贤书院的愿意招揽他,是给他面子了。
“大人,如今该怎么办?”
周清道,“过几日便是殿试了,我瞧着陛下的意思是……”
定燕帝自然有成人之美,若是郁危的文章不是太差,都会成为状元。
毕竟,郁危一路披荆斩棘,从小小的一个乡下人,一路连中小三元,又成了解元和会元,若是再中个状元,那便是大越开国到现在第一位连中六元的人。
哪个帝王不想自己治理的天下出现这样的才子?毕竟对帝王的名望十分有益!
故而,周清这才着急了!
殿试,他们还真的不好阻止。
“你记得卓定的二儿子吗?”
邹文成突然开口,提起了故人。
周清想了想,点头,“记得,卓文庸。”
“卓文庸自幼身子骨不好,所以早早就定了一门亲事冲喜,可谁知道他娶妻后,身子却好了起来,而且才华横溢!”
“当初不少人都说,傅家虽然有傅长礼,可卓家也有卓文庸。”
“后来……”
周清说到这里,突然停顿了一下。
卓文庸最出名的事情,是卓文庸的妻子成为了烈女。
&nb
第396章 郁危的运道[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