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斌看二人急切,以后的事情还得二人能完成,也就单刀直入了‘如今吾等只需提防曹操即可,天子诏令刚发,各路诸侯需要准备,二袁对吾等没有威胁,曹操暂时势力羸弱,待安定陈留之后还要扩大势力,才能对兖州动手。余者鞭长莫及,吾等只需趁机准备,招兵买马,领强军屯于泰山,便可阻曹操东进,曹操最快来年夏收才能动兵。吾等有一年准备,绰绰有余。此事可由宣高将军领本部5000,俢城建寨,收拢流民,吾兄子瑜前去辅之。吾父会以琅琊出兵黄巾。收拢流民为由向陶公请求钱粮,徐州富庶,为保北方门户,不会吝啬。宣高说服,吴敦,伊礼,孙观,三位将军,由子义整顿,孙观为副将,领军一万屯于诸县,拒管亥西进。收拢流民,子义可选精壮之士,分次操练,各5000,半年为期,补充泰山。吴敦伊礼领琅琊本部坐守琅琊,训练兵甲。向北渗透,如此三方互为犄角,可保无虞。吾往北海,说服孔融,与子义,互为照顾,即使孔北海尊圣人之道,黄巾若乱,为黎民百姓,治下安宁,想来也不会坐视不理。有吾等四方镇守,黄巾可分而化之,虽不无力剿灭。也不足为患。吾父会趁机施以恩泽,收纳佣户,整顿治下。吾轻骑十数人,少带财物,途径管亥大寨,会去周旋一二,想来黄巾虽百万,经吾等分化,管亥虽为渠帅,本部却未必有万人之众,此去可与子义减轻压力。待吾返回,便去寻访糜竺,以求钱粮之助。‘
历史中管亥围北海,演义里要粮万石。史书中被刘备三千而散,北海郡,一郡之地最多一万兵马。也许是几千。万石粮食也就25万斤不到30万斤,满算,一人一天一斤,也只够万人一月。喝粥也就仨月。管亥本部最多万人,没粮食吃,可能只有几千人。加上军属也不超三万。黄巾军有教义,不可能和诸侯精兵一样伙食那么好。张角置渠帅36方,大方万余,小方六七千。管亥不知道接谁的班,估计也差不多这些人。多了也养不起,少了又不能撵走,咱可是有教义。管亥也是真汉子,也没狮子大开口。后期渠帅号召力不是一般的大,势力却不见得。主要养不起。
二人一听,画了这么大一个饼,青州都收入囊中了,热血直冲脑门,也不想青州没有根基,资助怎么看都不靠谱。臧霸当时就表态,愿为驱使。太史慈激动的不要不要的,感慨了一句名言‘大丈夫生于乱世,当执三尺剑立不世之功,无憾矣‘那还作者干什么,赶紧招呼兄弟们,收拾收拾,去建功立业,登上人生巅峰。也不用多解释,就说要跟着文华先生荣华富贵去了,不用惦记那点小户的粮食了。期间特意提醒了二一定要小心平原相刘大耳,此人看起来仁义,实际上面善心狠,不能上了当,倒是侯跟关张一样龙困浅滩。无根浮萍,没什么前途。现在当然没人知道以后会怎样,诸葛斌说的若有其事,二人也连连点头,说会留个心眼。
臧霸也急不可耐的要走,说那三个狐朋狗友,不用亲自前去,我派人去通知,我走了,他们自然跟上。如此雷厉风行,次日便浩浩荡荡赶往莒县。诸葛斌也命人快马加鞭告之诸葛瑾,说琅琊四寇被父亲剿灭,这可是个大
第6章 稍有起色[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