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有了自己的地盘,还要有合适的治所,诸葛斌建议父亲选择原青州治所,齐国旧都临淄。临淄需要重建,不能立即迁往,治所建设不是小事,交由诸葛瑾负责。建好了州牧府便可以搬迁了,青州以平,临淄属于腹地,也没有不开眼的来找事。泰山郡治所定于奉高,不需要大规模建设。诸葛斌把琅琊治所迁往了开阳,开阳原本是琅琊的治所,被臧霸所占,诸葛玄只能暂据莒县。但是并不如开阳的地理条件有利,开阳在沂水和武水的交界处,现在的临沂。环山抱水,易守难攻,土地肥沃,是琅琊境内最有利的地方了。
诸葛玄被任命青州牧事情便方便多了,首先开办学宫,名曰‘青州学宫‘发布招贤令。诸葛斌的简体字让孔融召集了不少名士,自然要利用起来。同样在临淄,当年齐国谡下学宫,开启了百家争鸣的璀璨时代。有汉灵帝‘鸿都门学‘在前,自然不用专修儒学。诸葛斌根据现状开设了,文,武,法,工,农,商,数,理,医,史,哲学,等几大类别。诸子百家和后世各类学科一样,到一定深度都会产生交汇。以后可以慢慢完善。百家思想都有自己的主体思想,从而产生分歧。为了避免道不同不相为谋的尴尬境地,哲学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各种思想统一称为哲学,去芜存箐,达成穿针引线的目的。
首先第一批学员由收留的孤儿开始,主要学习文,武,工,数。识字,练武,算数,物理,专业技能。物理算数是工业发展的基础,能够简单的运算和理解基本的逻辑原理就可以了。研究发展的问题自然有学宫的老师负责。
文字和算数的学习以简体字为主,由诸葛均负责,虽然才八九岁但是孔子拜师,甘罗拜相在前,教育不识字的孤儿不成问题。在这之前诸葛斌前往北海,公布了诸葛家族简体字的研究成果,得到了众位名士的认可,其中有北海一龙,华歆,管宁,邴原。还有当世有名的大儒郑玄。当即邀请郑玄为学宫祭酒,这与郑玄的志向不谋而合,当场答应。郑玄对《九章算术》研究颇深由于诸葛均学习了后世的数学理论和先进定律,颇受郑玄喜爱,被收为弟子
华歆三人当然被诸葛玄挖走了,邴原,管宁二人不愿投靠诸葛玄,便留在学宫任教。孔融能力有限,除了保留着北海相的虚位和待遇,北海也被诸葛玄接收了。反正几人没事就研究学问,不干正事。正合诸葛斌之意,有学宫一帮好友在,孔融算是绑在学宫了。左伯也跟着打酱油,几人自然不会亲自任教的,以研究学问为主,只有以后开设了高等课程,才会任性的讲几次,毕竟现在水平太次了。郑玄之前倒是聚拢了数千人授课,但是没有多少人才,都是各家游学的年轻后辈或者是平民,这和当初圣人游走列国授课差不多,没有学宫筛选,人多质量差。好在只要经过学宫的筛选,分层次授课,不久便会成为青州的第一批有生力量。
军备营和瓷窑被归到学宫名下的‘工程院‘不过学宫没有干涉权,军士负责各个场所安全,学宫为下面培养工匠。包括军械制造,先进民用工具,统一由诸葛瑾负责,泰山郡暂时由臧霸负责镇守,华歆处理政务。
之后就是发展生产了,想要良好的发展需要制定衡量标准,诸葛斌也不用遵循后世的单位,只要能确定原器的准确性就可以了,利用玻璃在青州最东方海平面汞柱制作了一个‘尺原器‘也不用理会气压和汞柱到底是多少,就以此处海平面汞柱作为统一标准的采集地,汞柱高度就为一尺。
(一个标准气压的汞柱大约76厘米。为了方便阅
第15章 发展[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