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柴今年二十有五,草房两间,薄地三亩,除此之外身无长物。一人吃饱全家不饿。
这纪柴生得忠厚老实,又是把干活儿的好手。但到了这般年纪尚未娶妻,原因无他,除了穷,还是穷。
纪柴有个好友,名叫徐虎,二人年岁相当,家境相当,也没娶媳妇。
这一日徐虎告诉纪柴说,葛阳一带遭了天灾,许多难民逃难到了川宁县城里,不免有许多卖儿卖女的。这灾民都饿得怕了,很多有口饱饭吃,就愿意跟回来。不如二人碰碰运气,看看能不能买着一个便宜的女子做媳妇。
纪柴一听也动了心思,翻箱倒柜地找出了积攒多年的四两多点儿银子,又去隔壁枝南嫂家借了二两。
怀揣着六两银子,纪柴又借了一匹马,套上自家的牛车,子时便与徐虎一道去了川宁县。
纪柴家住西泽村,距离川宁县县城大约一百里地。通常情况下,想要买什么的东西,西泽村的村民都会到二十里外的满柳镇去买。有些村民,甚至一辈子都没来过川宁县。
天刚放亮的时候,纪柴与徐虎来到了川宁县。
临街的早餐铺子蒸汽袅袅,如仙境般云雾薄薄。纪柴与徐虎狠狠地咽了口唾沫,坐在一个宽阔的街角,吃起了在家带来的干粮。
太阳越升越高,街上也越来越热闹。
经过打听,有人说那些卖子女的都在西市。
纪柴与徐虎又来到了西市,果不其然,西市的地上坐满了头插稻草的人。
 
1.初遇[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