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到茶的定义与起源,人们耳熟能详的就是陆羽《茶经》中的“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以及“茶之为饮,发乎神农,闻于鲁周公”两句话,那么对于普洱茶呢?很遗憾,与中国茶类中其他茶相比,普洱茶显然没有悠久的历史,虽然曾有人考据,并一举将普洱茶的历史提前到三国时期,并且与蜀汉丞相诸葛亮联系在一起,但笔者认为,按照现代对普洱茶的定义,所谓普洱茶“1700多年的历史”略显牵强,关于这个问题稍后进行探讨。不过我们依旧可以根据现代的普洱茶定义对普洱茶进行溯源。事实上,普洱茶真正登上历史舞台,并开始受到关注是在清朝的乾隆年间,普洱茶的得名也恰恰是源于一场意外。故事在此就不详述了,大抵就是云南府进贡贡茶,由于路途遥远(从春天走到夏天),茶叶“变质”,原本鲜爽的贡茶“发酵”了,无茶可贡的献茶人“硬着头皮”上贡(显然贡茶已经经过品尝,否则硬着头皮都不敢上贡),乾隆皇帝品鉴后对“汤红明亮,醇厚绵爽”的“变质茶”赞不绝口,并赐名“普洱茶”,普洱茶从此名声大噪,文采飞扬的乾隆皇帝在之后的一首诗《烹雪》中更是写下了“独有普洱号刚坚,清标未足夸雀舌,点成一碗金荃路,品泉陆羽应惭拙”的诗文调侃陆羽的《茶经》未记载普洱茶一事,孰是孰非自有公论,不过乾隆皇帝的一首诗却让我们对普洱茶追本溯源有据可考。追本溯源完成,重新回到普洱茶的定义,官方对普洱茶的定义(参照国标gbt221112008)是这样的:以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内的云南大叶种晒青茶为原料,并在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内采用特定的加工工艺制成,具有独特品质特征的茶叶。按其加工工艺及品质特征,普洱茶分为普洱茶(生茶)和普洱茶(熟茶)两种
第1章 知茶——认识普洱茶(普洱茶史话)[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