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钱走遍天下,没钱寸步难行;一分钱会逼死英雄汉,没日没夜地码字不就是为了多赚一分钱。
蜂窝煤低价销售,一个是给贫民减少支出,一个是增加就业,少砍伐树木,赚这个钱不会多麻烦却不会少,原先那些卖煤球不使绊才怪。
其他的产品全走高端路线,一块香皂批发价8两银,爱买就买不买拉倒,京城每天限售500块香皂,想要得排队抢号牌;小蛋糕一个5两银,几层大蛋糕一个50100两银,交预付款定做,爱吃不吃不吃拉倒;把现代的内衣内裤和时装引进来,只定做,10两银起步;玻璃镜子比巴掌小的一面20两银,越大价越高,限量10面2米高的镜子,一面10万两银起拍;钢筋水泥加抽水马桶,只有本商团有这些材料,宰你没商量。
前期在外城生产,直接开店销售,等通州和登州官职拿到手,就在这两个地方建立生产基地,京城的工厂毁尸灭迹。
在两地建立商会吸引各地区的官商、豪绅等入会,把产品销售按区域授权给会员,迅速地占领全国的市场,在短时间内聚集大量财富,用来建设军队、船队、基地、学校、钢铁、军工和机械等,用银两及粮食吸引各地工匠和流民到基地来,参与基地建设,壮大基地的力量。
人才、财富、基地和军队四位一体,缺一不可,需要的财富也是天文数字,那么就必须劫富,光明正大去劫富,埋在地下和供那些人整日花天酒地荒淫无耻地生活的银两,劫过来用到真正需要的地方。
这些是朱炯的思路和规划,要实现以上的目标,首先得培养人,就如账房,明朝用的是‘四柱记账法,用的是汉字记账,看起来多吃力,没效率,改用阿拉伯数字就省事得多;再者编个1千多字的拼音字典,让一个文盲的青少年识字,也不是很难的事,又不是要他做学问。
除了像宋应星这种的特殊人种,999深受朱程理学影响的文人,朱炯是不敢用,人家也不会来。
但有一类人是最合适的,那就是青楼里的女子,特别是教坊司里那些犯官的家人,大部分是知书达理,还有那些过气的青楼女,可以用钱买过来当家奴,生杀大权都在朱炯手里,她们既不会跑也不容易背叛,而且她们就愿意一辈子在青楼和教坊司里当男人的玩物吗?
这些人就很适合用来当老师、账房和办公室职员,包括以后做医务人员,这样解决了朱炯人才缺乏的问题,朱炯为自己的灵机一动点了一个赞!
全是女性是不行的,城外流民中的孤儿,可以收罗过来,由年纪大些的青楼女带着他们学习,待孤儿身体养好了,增加军事训练的课程,这不就是文武全才?朱炯相信如果大事得逞,这两拨人将会是栋梁之才。
刘岱他们听了朱炯的淘人计划,几个人顿时目瞪口呆,张着大嘴僵坐,朱炯不爽了,她们就不是人?
那
第四章 人才与财富[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