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未央宫。
此刻的承德殿内,满朝文武正参加早朝。
“启奏陛下!
青州刺史袁谭联合徐州牧刘备,与泰山贼首臧霸里应外合。
现已攻占泰山郡守府!
神威军在一个月内,接连发起数次反击,不克!
大将军袁绍,集结前并州刺史张扬,奇袭并州。
上党、太原二郡失守!
前兖州牧曹操,策反河内司马氏。
于黄河北岸设伏!
征北将军吕布,率军三万出征。
现已将曹军势力彻逐出司隶,此战惨胜!
扬州孙策偷袭华阴无果......”
随着各州战报依次传来,天子刘协有些坐不住了。
将求助的目光望向李家兄弟,刘协轻声问道,
“眼下贼军连番大捷。
不知二位爱卿,有何应对之策?”
李存孝闻言,当即抱拳一礼。道,
“陛下勿虑!
我大汉麾下,仍有带甲将士六十余万!”
“待到来年秋收,末将与诸位将军便可发起反击。
将这群吃里扒外的狗贼,尽数诛之!”
见李存孝战意盎然,刘协微微颔首:“有李卿与诸位将军统兵,朕可高枕无忧矣!”
夸完一众武将,刘协转头望向李儒:“来年收复失地,不知太尉以为如何?”
李儒沉吟片刻,拱手一礼,
“臣以为,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以退为进,暂避锋芒。方为上策!”
此话一出,在场群臣无不侧目。
这李家兄弟,各执一词的场面。
对他们来说,可谓是平生罕见...
直到皇帝身边的太监喊了句“噤声”,殿内的讨论才渐渐平息。
刘协见状不由一愣,“还请太尉细言之!”
李儒缓缓上前:“陛下可知,我朝自迁都长安至今。过去几何?”
刘协若有所思,抬头比划道:“已近六载!”
“正是!
仅六载春秋,我大汉便已收复六州之地。
连连征战,我大汉国库已近枯竭。
若我等再不知进退,天下诸侯必将群起而攻之!”
此言一出,整座大殿霎时鸦雀无声!
刘协闻言,呆若木鸡。
想说点什么,却迟迟张不开嘴。
见李儒不断点头示意,李存孝只得强忍疑惑。
高声附和道,
“启奏陛下!
末将以为,攘外必先安内!
眼下局势,当以肃清各州奸党,整备城防为上。
还望陛下恩准!”
“准奏!”
两位权臣的意见再次统一,刘协只得应允。
众文武见状,纷纷附议:“陛下圣明!”
对于李家兄弟的决定,大臣们神色各异。
支持新政的亲汉一派,或悲愤或无奈。
反观守旧的士族一派,更多的却是幸灾乐祸...
直到早朝结束,李家兄弟这才第一时间召集麾下文武议事。
...
当众人来到太尉府,李儒当即命人为几名统帅上茶。
扫了一圈众人的反应,李儒轻声笑道,
“诸位将军稍安勿躁,喝杯茶去去火。”
李存孝闻言,率先将茶水饮尽:“兄长今日,为何如此怯战?”
&
第164章 五年之约(上)[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