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0022章 海南“牛”文化[1/2页]

灵异盗墓实录 葱花蛋炒饭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次日,我,老余,德叔,凌莉一同到达了美兰国际机场,从机场坐大巴,一直往海南最南面前进,期间,我们还坐了两部“摩的”,这段行程足足用了七个小时。
      我们在位于”牛公庙”同一个镇的旅馆里,安顿了下来,这一波舟车劳顿,让我感觉不太好受,整个人都变得浑浑噩噩的。
      在旅馆外的小餐馆,吃了顿晚饭后,我和当地人聊了会天,询问了下当地有什么特色的风俗。
      在一个比较年长大叔口中得知,相传已有一千三百多年历史的民间风俗活动,就属“公期”了,有些地方也称“婆期”,是每年定期为一些著名先祖或历史人物,而举行的一种区域性祭祀活动。
      在海南民间,特别是农村,每个村子都会敬奉一个“公祖”或“婆祖”,视其为村子的保护神。
      在每年的春夏时节,海南各地都会纷纷举行活动,祭祀这些“神祖”,而这个镇祭祀的就是“牛公祖”。
      每当这个节日到来,全村张灯结彩、燃香鸣炮、锣鼓喧天,热闹程度不亚于春节。
      每家每户都要举行“拜公”仪式,村民还会抬着“牛公祖像”挨家巡游,祈求保佑来年风调雨顺、子孙健康平安。
      此外还会举行“钢钎穿腮”、“上刀山,过火海”等令人震惊乍舌的祭祀活动。
      还有,这村的汉族交际风俗中,有“结牛财亲”一说。
      一头牛几户公用的称为结牛财亲,并视作亲戚,牛的所有权一旦换成别人,其“亲戚”关系也到此结束。
      那时候也流行过“牛王会”,是为老人做寿的称谓,因为牛耕田犁地,有功于人,并且排在生肖的前列,以牛为名给老人祝寿,以表示尊敬。
      也有抢牛牛尾的婚姻风俗。男女订婚后,女方要喂养一头黄牛,待婚礼那天将牛牵到现场,用两根绳索绊住牛腿。
      然后由新娘一刀砍下牛尾,新郎会立刻上去抢夺牛尾,若能在女方父母到来之前,夺得牛尾,便可立即成婚,否则婚姻告吹。
      古时传闻,牛正是玉帝殿前的差役,时常往返于天宫和大地之间。有一天,农夫托牛给玉帝传个口信,说是人间寸草不生,大地光秃秃的,太难看,请玉帝带点母草籽给人间,把人间打扮得好看些。
      玉帝听了,觉得有道理,便问殿下众神谁愿去人间撒草种。
      “玉帝,我愿去人间撒草种。”牛王自告奋勇地说。
      “你是个粗心大意的家伙,恐怕不行吧。”玉帝不放心地说。
      “玉帝放心,这点小事我都办不好,甘愿受罚。”牛王坚持要去。
      玉帝同意了牛王的请求,属咐牛王到人间后,走三步撒一把草籽。
      牛王带着草籽,走出天宫,在跨出南天门时,不小心跌了一跤,附下人间后,头脑晕乎乎的,误以为玉帝的旨意是走一步撒了三把草籽。于是,大把的草籽撒在了大地。
      第二年,野草丛生,农夫根本无法种庄稼了。
    

第0022章 海南“牛”文化[1/2页]